目前分類:05.讀書/上課心得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博士班資格考 傳播理論書單

Date: Sept. 6, 2001



壹、基礎教科書:



Baran, Stanley J., & Davis, Dennis K. (200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Foundations, Ferment, & Future (2nd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Berger, Arthur A. (1995). Essentials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rner, John, & Hawthorn, Jeremy. (1994). Communication Studies: An Introductory Reader (4th Edition). London: Arnold.

Cragan, John F., & Shields, Donald C. (1998).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 Communicative Forces for Human Action. Boston, MA: Allyn & Bacon.

Croteau, David, & Hoynes, William. (2000). Media/Society: Industries, Images, and Audiences (2nd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DeFleur, Melvin L., & Ball-Rokeach, Sandra. (1993).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 Longman. (中譯本: 杜力平譯, 大眾傳播學理論. 台北: 五南.)

Dimbleby, Richard, & Burton, Graeme. (1992). More Than Words: A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Fiske, John.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2nd Edi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中譯本: 張錦華等譯, 傳播符號學理論. 台北: 遠流.)

Griffin, EM. (i.e., Griffin, E. A.) (2000). A First L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 (4th Edition). Boston, MA: McGraw-Hill.

Littlejohn, Stephen W. (1996).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5th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新版: 2001, 7th Edition)

Lowery, Shearon A., & DeFleur, Melvin L. (1995). 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dia Effects (3rd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中譯本: 王嵩音譯, 傳播研究里程碑. 台北: 遠流.)

McQuail, Denis.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Quail, Denis, & Windahl, Sven. (1993).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 (2nd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Neuliep, James W. (1996).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 Applications and Case Studie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Perry, David K. (1996). Theory and Research in Mass Communication: Contexts and Consequence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Rosengren, Kari E. (2000).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中譯本: 林文琪譯, 傳播與溝通. 台北: 韋伯文化.)

Severin, Werner J., & Tankeard, James W., Jr. (1997).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4th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中譯本: 羅世宏譯, 傳播理論: 起源,方法與應用. 台北: 五南.)

Wood, Julia T. (1997). Communication Theories in Action: An Introduc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貳、進階總論(以Human Communication為主):



Anderson, James A. (1996). Communication Theory: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s. New York: Guilford.

Casmir, Fred L. (Ed.). (1994). Building Communication Theories: A Socio/Cultural Approach.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Chesebro, James W., & Bertelsen, Dale A. (1996). Analyzing 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s Symbolic and Cognitive Systems. New York, NY: Guilford.

Cobley, Paul. (Ed.). (1996).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Crowley, David, & Mitchell, David. (Ed.). (1994).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 Cambridge, UK: Polity.

**Cushman, D., & Covacic, B. (Eds.). (1995). Watershed Research Traditions in Communication Theory. Albany, NJ: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Dennis, Everette E., & Wartella, Ellen. (1996). Americ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Remembered Histor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Dervin, Brenda; Grossberg, Lawrence; O’Keefe, Barbara J.; & Wartella Ellen. (Eds.). (1989). Rethinking Communication (Vol. 1 & 2). Newbury Park, CA: Sage.

**Fisher, B. A. (1978). Perspectives on Human Communi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Hardt, Hanno. (1992). Cr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mmunication, History, & Theory in America. London: Routledge.

Heath, Robert L., & Bryant, Jennings. (1992).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Concepts, Contexts & Challenge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Greene, John O. (Ed.). (1997). Message Production: Advances in Communication Theor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King, S. S. (Ed.). (1989). Human Communication as a Field of Study: Selected Contemporary View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Kovacic, Branislav. (Ed.). (1997). Emerging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hlipsen, Gerry, & Albrecht, T. L. (1997). Developing Communication Theorie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ogers, Everette M. (1994). 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 A Biographical Approa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alwen, Michael B., & Stacks, Don W. (Eds.). (1996).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Schiller, Dan. (1996). Theorizing Communication: A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renholm, Sarah. (1986).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Trent, J. S. (Ed.). (1998). Communication: Views from the Helm for the 21st Century. Boston, MA: Allyn & Bacon.

Vangelisti, Anita L.; Daly, John A., & Friedrich, Gustav W. (Eds.). (1999). Teach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Research, & Methods (2nd Edi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43, No. 3 & 4. (Special Issues: The Future of the Field I & II), 1993.



參、手冊與年鑑(Handbook & Yearbook):



Asante, Molefi Kete, & Gudykunst, William B. (Eds.). (1989).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Berger, Charles R., & Chaffee, Steven H. (Eds.). (1987).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Newbury Park, CA: Sage.

Goldhaber, Gerald M., & Barnett, George A. (Eds.). (1995).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Norwood, NJ: Ablex.

Jablin, Frederic M.; Putnam, Linda L.; Roberts, Karlene H.; Porter, Lyman W. (Eds.). (1987).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Newbury Park, CA: Sage.

Jablin, Frederic M. (Ed.). (2000). The New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dvance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圖書館尚未上架)

Knapp, Mark L., & Miller, Gerald R. (1994). 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2nd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Nimmo, Dan D., & Sanders, Keith R. (Eds.). (1981).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Tardy, Charles H. (Ed.). (1988). A Handbook for the Stud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for Observing, Measuring, an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Norwood, NJ: Ablex.

Communication Yearbook (published by Sage)

Progress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s (published by Ablex)



肆、大眾傳播:



Alasuutari, Pertti. (Ed.). (1999). 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 The New Agenda. Thousand Oaks, CA: Sage.

Boyd-Barrett, Oliver, & Newbold, Chris. (Eds.). (1997). Approaches to Media: A Reader. London: Arnold.

Bryant, Jennings, & Zillmann, Dolf. (Eds.). (1991). Responding to the Screen: Reception and Reaction Processe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Bryant, Jennings, & Zillmann, Dolf. (Eds.). (1994).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Corner, John. (1998). Studying Media: Problems of Theory and Method. Edinburgh, U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Corner, John. (1999). Critical Ideas in Television Studi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mers, David, & Viswanath, K. (Eds.). (1999). Mass Media, Social Control, and Social Change: A Macrosocial Perspective. Ames, 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Dickinson, Roger; Harindranath, Ramaswami; & Linne, Olga. (1998). Approaches to Audiences: A Reader. London: Arnold.

Hay, James; Grossberg, Lawrence; & Wartella, Ellen. (Eds.). (1996). The Audience and Its Landscape. Boulder, CO: Westview.

Hamelink, Cees J., & Linne, Olga. (Eds.).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Policies: The Art of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in Honor of James D. Halloran. Norwood, NJ: Ablex.

Jensen, Klaus Bruhn. (1995). The Social Semiot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Marris, Paul, & Thornham, Sue. (2000). Media Studies: A Reader (2nd Edition).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Moores, Shaun. (1993). Interpreting Audiences: The Ethnography of Media Consumption. London: Sage.

Tumber, Howard. (1999). News: A Reader.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伍、人際傳播:



**Canary, D. J., & Cody, M. J. (1994).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 Goals-Based Approach.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中譯本: 盧蓓恩譯, 人際溝通. 台北: 五南)

Knapp, Mark L., & Miller, Gerald R. (1994). 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2nd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陸、組織傳播:



Goldhaber, Gerald M., & Barnett, George A. (Eds.). (1995).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Norwood, NJ: Ablex.

Jablin, Frederic M.; Putnam, Linda L.; Roberts, Karlene H.; Porter, Lyman W. (1987).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Newbury Park, CA: Sage.

Jablin, Frederic M. (Ed.). (2000). The New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dvance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圖書館尚未上架)

**McKinlay, A., & Starkey, K. (1998). (Eds). Foucault,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Theory. Thousand Oaks, CA: Sage.



柒、跨文化傳播:



Asante, Molefi Kete, & Gudykunst, William B. (Eds.). (1989).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Jandt, Fred E. (1998).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Kim, Young Yun, & Gudykunst, William B. (Eds.). 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Neuliep, James W. (2000).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Contextual Approach.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Wiseman, Richard L. (1995).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捌、語藝傳播(含語言、文化與傳播):



Edwards, Derek. (1997).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Ellis, Donald G. (1992). From Language to Communic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Foss, K. A., Foss, S. K., & Griffin, C. L. (1999). Feminist Rhetorical Theori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Foss, S. K., Foss, S. A., & Trapp, R. (1985).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McCroskey, James C.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Rhetorical Communication (7th Edition). Boston, MA: Allyn & Bacon.

**Mills, S. (1997). Discourse. London: Routledge.

van Dijk, Teun A. (Ed.). (1997). 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 Thousand Oaks, CA: Sage.

van Dijk, Teun A. (Ed.). (1997).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van Dijk, Teun A. (1998). Ide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玖、說服傳播:



Eagly, Alice H., & Chaiken, Shelly. (1993). 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s. Forth Worth, FL: Harcourt Brace.

Jowett, Garth S., & O’Donnell, Victoria. (1992). Propaganda and Persuas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O’Keefe, Daniel J. (1990). Persuasion: Theory and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erloff, Richard M. (1993). The Dynamics of Persuas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Stiff, James B. (1994). Persuasive Communication. New York: Guilford. (中譯本: 蔡幸佑、彭敏慧譯, 說服傳播. 台北: 五南.)



拾、政治傳播:



Glasser, Theodore L., & Salmon, Charles T. (Eds.) (1995). 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onsent. New York: Guilford.

Jamieson, Kathleen Hall. (Ed.). (1996). The Media and Politics.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Combs, Maxwell; Shaw, Donald L.; & Weaver, David. (1997). Communication and Democracy: Exploring the Intellectual Frontiers in Agenda-Setting Theor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Nimmo, Dan D., & Sanders, Keith R. (Eds.). (1981).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Perloff, Richard M. (1993).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olitics, Pres, and Public in America.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Swanson, David L., & Nimmo, Dan. (Eds.). (1990). New Directions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 Resource Book. Newbury Park, CA: Sage.



拾、批判理論與文化研究:



Baldwin, Elaine; Longhurst, Brian; McCracken, Scott; Ogborn, Miles; & Smith, Greg. (2000). 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Athens, G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Barker, Chris. (2000).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Ferguson, Marjorie. (Ed.). (1997). Cultural Studies in Quesiton. London: Sage.

Gray, Ann, & McCuigan, Jim. (Ed.). (1997). Studying Culture: An Introductory Reader (2nd Edition). London: Arnold.

Mosco, Vincent.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Rethinking and Renewal. London: Sage.

Payne, Michael. (Ed.). (1995). A Dictionary of Cultural and Critical Theory. Oxford, UK: Blackwell.

Rasmussen, David. (Ed.). (1996). The Handbook of Critical Theory. Oxford, UK: Blackwell.

Strinati, Dominic.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Storey, John.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2nd Edition).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拾壹、其他:



Jones, Steve. (Ed.). (1999).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Critical Issues &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 Thousand Oaks, CA: Sage.

**Losee, J. (1993).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拾貳、相關學術期刊: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Communication Repor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mmunication Theor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Media, Culture & Societ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Southern Communication Journal

The Communication Review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選題、定題

選題,通常是研究者傷腦筋的開始。大部分我們都處在腦筋一片空白的情況,難得有了靈感,或者外在刺激下靈機一動:「啊哩,這或許值得討論喔」卻往往只有零星片段,沒人一下子能細想論文全貌,掌握這些片段非常重要。一開始,我們很難確定題目怎樣最好,但這些想法可以並列為文章關鍵詞,只要撰寫內文的過程中,努力圍繞著這些關鍵詞,就能四平八穩寫完內容。有了以原始靈感為基礎的內容,為它按個題目,不但不難,且有新意。我就是結合了「矛盾」、「用典」、「人間詞話」、「境界」、「辛稼軒」等五個關鍵詞,設定題目。不可忽略的是,選題之前必須對文獻資料有點概念,沒有瀏覽過,不會知道在這領域中哪些已經是陳年老調,哪些是前輩學者較少觸及的部分。閱讀過程中,會有很多想法在腦海裡漂浮,抓取關鍵詞之時,要考慮「有人研究過嗎」、「研究得多深了」、「可能延伸的範圍」、「我要用什麼方法處理」、「我有能力處理嗎」、「相關資料能否取得」、「對這個問題有興趣嗎」、「有沒有參考價值」……等等狀況,當動機、方法、材料、問題都有了,題目也就依稀可見。



二、謀篇

有了明確的關鍵詞,等於有了「點」,把這些「點」連接起來的工作,就是謀篇。我的習慣是拿著筆在紙上塗鴉,例如把「矛盾」作為中心,往外可伸出「境界」、「用典」兩條線,但是這兩線並不是並列的詞彙,要靠「隔與不隔」為橋樑,在這些軸線之上,可延伸出很多「什麼是……」、「舉例」、「各家說法」等細節上的問題,姑且稱這個塗鴉做關係表,關係表到底要旁生多少枝節,必須依篇幅大小而定,對一兩萬字的單篇文章來說,通常衍生三個層次就很足夠了。而後按照關係表排定順序,設定各章各節字數,大綱就算完成。



三、思考點

對我而言,思考點並不完全等同於關鍵詞,還包括了線與線、段落與段落之間的承轉點,也就是例文中很多出現問號的地方,如「王國維何以提出反對用典隸事之說?」、「王國維真的完全反對代字嗎?」、「用典難道真的一無可取?」、「若真一無可取何以古人競相為之?」換句話說,思考點就是在論述過程中,不斷深入核心的一個個問題,每提出一個問題,就是一層思考,解決它,然後再問下一個問題。思考點就好像是文章的關節,沒有處理好,文章可能分解碎裂。



四、蒐集資料

我認為,找資料有兩種,全面式搜尋與定點搜尋,這是廣與深的差別。寫考證、研究概況調查、文獻整理等文章,當然需要鉅細靡遺地蒐羅資料,我曾經為了上百份參考資料而犯頭疼。討論王國維思想之前,我採取定點法搜尋資料,先在眾多文獻中,挑出大家之作,略去碩博士生練筆文,再將重複、相似的論述並比,選用較完整且學界較認同的論點。最後手邊資料自然不會多到讀不完了。



五、行文

有了綱要,等於有了骨架,行文就如同加添血肉,要多出一隻手一顆腦袋還真不容易。只是在行文之時,最好時時回顧,有時候一閃神,錯字贅詞口頭禪會不經意出現,隨時修改,比較省事。此外,行文時多回顧,有助前瞻,避免重複論述同一個子題,或者遺漏子題的情形。



六、瓶頸、因難

以上都說得很簡單,其實每一個環節都曾是困難,遇到瓶頸的時候,最好找同學、老師討論,不要怕點子被人偷走,就算同一個題目,兩個人寫出來也不盡相同。旁觀者清,有時同學輕描淡寫就打通我們的任督二脈,當然老師的經驗也是無窮寶庫,最怕躲起來自練武功,不小心走火入魔就糟了。



七、建議與其他

有時候把書丟掉,身上只留一張紙、一枝筆,更能激發思維敏感度。靈感稍縱即逝,不會存檔在書裡,隨時寫下關鍵詞彙,總有一天會用到!



(2006/3/6)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老實說,這本書已經過時了,對於文史相關研究能幫得上忙之處並不多,不建議以本書之研究方法為首要參考對象。本書可取之處,乃昭示了前人的讀書寫作方法,有助我們在使用近代或近代以前的論文時,有脈絡可循。

(Hannahegg 2004/9/23 記錄)

--



一、讀書宜知讀一書之程序(p.68)

 (一)由書名作者以知書的性質

 (二)由序跋目錄以知一書大要

 (三)由提要評論以知一書優劣及價值

 (四)翻閱附錄附註以明一書之專博豪通

 (五)明訓詁

 (六)辨章句

 (七)考故實

 (八)稽旨趣

 (九)得精要

二、一般讀書方法介紹

 (一)讀書態度之辨正

 (二)古人的讀書方法

  閒讀、略讀、精讀、摘讀、抄讀、校讀、點讀、朗讀、溫讀、分讀、合讀、深求讀書法、立課程讀

 (三)如何發揮官能功效

三、經史子集研讀法

 (一)經部

  1、明歷代經學變遷之大事

  2、讀經在通大義

  3、讀經在考聖王之著作

  4、宜從傳注入手

  5、專守一經一家,立根基,再旁通各家

 (二)史部

  1、考制度與事實

  2、知豪傑之謀議

  3、考明治亂興衰之故

  4、宜明時代精神

  5、設身處地與史中人物相比

  6、配合地理書、輿圖

  7、由史傳入手

  8、旁求側證、深入研究

 (三)子部

  1、宜知流別

  2、明子之異同

  3、各家遷變

  4、明子書精要

 (四)集部

  1、先總集

  2、一家之專學

  3、就源而得法

  4、篇法

  5、求氣



第三章--資料蒐集與圖書文物利用

@ 資料收集與利用的原則

一、蒐集之資料愈周全,愈有助於治學。

二、所獲資料愈直接,所得結論愈與事實相接近。

三、所獲資料愈正確,所得結果愈接近正確。

四、對資料之瞭解愈深刻,愈有助於研究。

五、對資料愈熟悉,愈有助於研究。



@ 引證的種類:

一、直接證據

二、間接證據

三、內證與外證

四、言證

五、辜證

六、理證

七、物證

八、無證據處求證

九、以實驗觀察,創獲證據



@ 文物資料述略(p. 132)書中皆列相關參考書目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石刻

四、璽印

五、錢幣

六、陶文

七、簡冊

八、大內檔案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賴和有篇小說,寫的是臺灣早年貧困小老百姓在高壓統治下的辛酸與無耐,秦得參經歷喪父、受到後父歧視、工作不順利之後,十八歲娶妻,二十一歲時短暫的幸福又隨著母歿一併失去,最後不得不賣菜維生,連買「稱仔」(秤)的錢都湊不出,央求妻子回娘家,與其兄嫂借「金花」典當些資本,並向鄰人借了稱仔。在那個年代,買稱仔須向公家報備,是官廳的專利品,所以他的借,是違法亂紀的,大概與向人借駕照來開車類同吧。幸而他的走販生意不錯,生計得以維持,但也因此引來巡警注意。巡警本不過是想依勢討個方便,想秦得參必會雙手送上免錢青菜,不料秦得參從商未久,不諳其道,用稱仔秤了秤,那時的規矩是秤了就得算錢,巡警大怒,而得參不服,巡警以「度量衡法」送其入監三天,其妻憂心不已,馬上把計畫好贖回金花的三塊錢拿去贖丈夫,那是辛苦攢下的三塊錢。最後,那警員被殺死於巡邏道上。



  幾天前我才看完章詒和女士的《往事並不如煙》,在民國成立後、我出生前的時間裡,海峽兩岸的人民,過得都不好。賴和在〈一桿稱仔〉之末寫著:「這一幕悲劇,看過好久,每欲描寫出來,但一經回憶,總被悲哀填滿了腦袋,不能著筆。」若真是事實,那麼《往事》的高知識份子和〈稱仔〉中的下層平民,生活的苦悶確實雷同,而且日日上演。換句話說,兩岸人民都受到當權者壓迫,行動受到限制,沒法自由表達意見,只消一句話,招來的禍害便難以想像。



  小時候,臺灣還在戒嚴的時候,我站在升旗臺旁高呼「恭迎國旗」的時候,賴和看到的世界早已遠去,有一段時間我還得在全校師生唱完升旗歌之後多呼一句「降~半旗」、「默哀三分鐘」什麼的,總覺得好玩,未曾細想其中之因。長大之後,忘了許久的小小經驗,在讀了幾段文字、行經中學聽見升旗典禮後,像贖回什麼似的從記憶中領取,而後凝視。那些過去的年代,人人都在努力豐富自己困窘的精神宇宙,人人都像行星般地以引力牽繫著彼此,物資極度缺乏的他們,卻比現在的我們擁有更強大的力量。



  美國近期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說在「核心家庭」(小家庭)之後,社會結構的趨勢將被「獨身家庭」所取代,獨身可以稱之為家庭嗎?變遷之快,誰可預期?該死我才剛做完的英語閱測,正是在介紹核心家庭的出現!如今已經過時了嗎?這樣,未來的人們會越來越孤寂吧,雖說孤寂流行好一陣子了……。



  我出生前不久,大陸的文革、反右、大躍進什麼的,曾如火如荼進行,直到現在,我才真正可以碰觸大陸人民的苦澀,和知識份子之間因為不同理念而賣身、背叛、鬥爭、取義、枉死的感受,臺灣不也走過這段歲月?是啊,臺灣走過,但是很多重要成分在歷史課本中被模糊、稀釋了,甚至是無跡可尋,我們所讀的都是揀選過的,我們指責日本矇起眼睛說他們沒看到南京大屠殺的慘況和慰安婦哭泣的臉,笑大陸說著蔣匪破壞了江山共產黨帶來自由民主的虛擬故事,臺灣當然也有自己一套自圓其說的編故事手段。



  越是不完整的故事,越值得找出消失的拼圖,只是那拼圖的失落也可能是因為我們自己視而不見,其實它一直在那裡。但我們不也是故事的一個角色嗎?我們走得出自己在演的那個故事嗎?



  過去的事情太複雜,過去的年代退後得好快,突然發現那不過是我出生前不久的事情,為什麼多年來什麼都不知道?官方文樣沒有的事情、很多關於小老百姓的事情: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會說的話,他們吃的東西,他們所關注的、所害怕的、所期待的,只有從文學中找到,如果我們不看、不想、不重視文人的紀錄,那我們不過是大時代中會行走的肉球罷了,再大的眼睛除了自己什麼也看不見。



2005/08/24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4/12/24

林登順老師演講筆記--民間文學中的鄭成功與施琅



1、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葉限」的故事乃格林童話灰姑娘之前身。

(1)三個困難的解決

(2)一個女孩受到後母虐待

(3)遇到王子



2、全球相關於灰姑娘故事架構者約有五百多種。



3、孟姜女故事之事件原型本甚簡單,越來越複雜而完整。



4、民間文學可簡括為「口傳文學」。



5、章回小說皆不屬於民間文學,但可界定為(通)俗文學。



6、民間文學,具「變異性」、「展演性」。



7、民間文學可以是很國際性的,但鄭、施故事卻是很本土的。



8、施琅被大陸視為傑出軍事家,台灣學者不以為然。



9、鄭成功出生時有異象之說:東海長鯨投胎轉世。



10、施琅亦不遑多讓,其母乃因神光射向胎腹而降生。傳說中為五花豹轉世。



11、二者各方面都互相比附。



12、鄭成功來台之前,已有約十萬漢人移居台灣。



13、鄭成功真的「移孝作忠」嗎?反清是為了復明還是個人利益考量?

(1)忠信-->對人

(2)忠誠-->對國

(3)忠恕-->對部屬

(4)忠直-->行已

以上皆不盡然,其中許多考量是為了鄭芝龍的安危。



14、圖騰與民間文學的關係。



--

期末了,一些筆記講義等等堆滿房間,有些不成系統的還是回收掉吧,又覺可惜,貼到網誌看樣子是不錯的選擇。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葉維廉著《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1998.3。



(一)內容摘要



無論任何美學觀點或文學理論,當我們要尋找跨文化、跨國度的共同規律時,一定會遇遇到歷史背景差異,以及作者與讀者觀、感、思、構不同的問題。面對同一事物,中西方往往會用各自的方式去解讀,若完全將西方思維橫向移植,直接套用在中國文學作品上,無疑是一種暴虐的破壞。本書是一系列「比較文學叢書」之一,作者企圖以傳釋學、整體歷史觀來達到東西文學的互比、互照、互對、互識。若以作品為核心,本書定位應在「作品與作者、讀者、文化歷史」的交互關係上。作者除了有效地說明知識與論述行為內在的設限性和暫行性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從中國古代思想中,提昇出一套可以為現代中西思想危機解困的識見。



(二)讀後心得



葉維廉先生曾說,中國詩側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而英國詩傾向「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兩句話給人不少想像空間。從書裡的說明,可知西方具有悠長深遠的象徵、析解傳統,難道中國沒有嗎?應當是有的,不然「比興」就毫無討論之處了。同樣是山,同樣是水,只是中西所觀、感到的不同,因此解析與傳釋方法有別,如此罷了。



雖然中國詩畫「見山是山」,但其中的美並不因此喪失,而是透過山水中的「空、虛、無」來呈現,換句話說,中國藝術的美,不是由作者或其他人來告訴你,而是由觀賞者「有所感」然後「有所知」的。詩畫中的留白,套用余秋雨先生的詞彙,是藝術作品的一種「召喚結構」。當傳釋活動沒有被「圈定」,才可以擺脫語言文字的束縛,無論是政治上的或權力上。



比起西方,中國很早就在為破除「名」的限制作努力,不表示中國的統治階級不會拿語言意義作為手段,這部分的雷同,還有許多值得研究之處。我們可以看到西方以四元素解構自然,又用教義詮釋自然,所謂的「人、地球、上帝」互映互應的圓環世界觀是普遍被認識與接受的架構,為了鞏固正統,不惜殘忍對待別有突破的科學家、思想家。



西方甚至發展出「魚的存在是樂於被烹,所以快樂地跳到釣魚者的手中」的觀念。這段話令我憶起泰戈爾類似的句子:「若鳥從海中叨起了魚,魚應該感到快樂。」當然,並不能強把二者等同,根據葉氏的理想,必須考慮二者歷史背景,和不同文化的傳釋方式。也許我們在仔細分析後,可得完全不同的解釋,探討其中「為什麼不同」,比起刻意得其同,來得重要。



提及意義組構和析解活動鞏固權力架構,不禁思考,當我們認定某種語言是權力的象徵時,這種「定義」是否也是強制的「圈定」行為?例如作者舉《女誡》,說明古代連女性都會成為壓迫女性的推手。我近日卻讀到不一樣的意見,大概是說:「中國《女誡》等許多教導女子的篇籍,是女性長輩私下傳授給年輕女子的,母親告訴女兒要守德持家,天經地義,現代社會亦是如此。」再想,若這些教條真是「公然」的律令而非私下的教誨,是否也反應出漢、唐時候的男女關係其實比想像來得開放呢?如果上述的幾個敘述是可能的,那麼葉維廉先生是否也犯了對歷史不了解的謬誤?不是要挑毛病,而是想試著用本書的觀點來思考問題。



西方在十八世紀後,開始要破除「被圈定」的詮釋理路,而中國近代卻相反地拿西洋理論來「拆解」傳統文史哲合一的觀點。我樂觀認為,在資訊發達、比較文學有成的今天,中西的文學、美學理論,在一番折衝後,將會是殊途同歸。

--

2005/1/4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



(一)內容摘要



本書在近代中國文學理論具有特殊地位,並不在它寫得多好多深,而在其突破性的嘗試。劉若愚先生自述:「我試圖向西洋讀者解釋傳統的中國文學。」然而以英文寫作的中國批評家,卻很難在他自已、試想解釋的作者、以及讀者三方,找到關於「文學」、「人生」、「社會」和「現實」的共同信仰和態度。這是普遍的難題,劉氏的試驗招來許多正、負面回響,無論他的論述周全與否,已堪後人反覆低迴。作者纂書的終極目的,是要將中國批評思想與其他文化的傳統理論比較,而達到可能的「世界性的文學理論」。內容則以亞伯拉姆斯的藝術創作四要素為基礎,衍出「形上、決定、表現、技巧、審美、實用」等六個理論,並分章闡述之。



(二)讀後心得



「將一件織綿五顏六色的絲線拆開以後,我們可進而再將他們併在一起,看看它們形成什麼花樣。」這是劉若愚先生在253頁的比喻。然而,文學作品真的可以如此被拆解、被割裂嗎?當我們把作品用其他方式重新拼合,會產生不同的美學況味,亦或更加不堪入目?況且我們知道,中西理論的根基不同,解釋方法也不同。假使〈詩大序〉可以分成表現、實用、決定三個部分,那麼,這樣區分有增加我們對〈詩大序〉的了解嗎?〈詩大序〉的作者如果根本沒有這種寫作意圖,「拆解」是否構成了暴力?再者,分割後的篇章,有助於讓外國人了解中國理論的內涵嗎?可是在劉著中,大部分的中國思想、文章都被架上了手術臺。若說〈詩大序〉本身不是批評性的文章,所以不適宜割裂,那麼《典論.論文》之類的批評文章就可以了嗎?我想,這裡頭還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



看完整本書以後,我感到腦中充斥著一大片拼圖,乍看是拼好了,其實每一小塊的圖案卻不相連。多虧書中附錄:〈中西文學理論綜合初探〉,以及黃慶萱老師的兩篇專文,才把我的思緒稍微理出幾條阡陌、幾個焦點。這些文章恰也是在劉著之後發表,為彌補或修正本書之缺憾。而我也在稍見澄澈的剎那,想對現象學提出疑問。



〈初探〉一文中,提及中西形上學觀念的相似性,可能來自「現象學與道家之間根本哲學的相似性」,進一步想,相似程度有多少呢?劉氏又云:「道家的『道』本身的概念,與海德格所闡明的現象學、存在主義的『存在』概念,是可以並比的。」不知這句話,是否開啟了後來葉維廉等人從事現象學比較的先路。至少我們可以得知,至今現象學、存在主義仍舊在比較文學的研究中,和中國古代思想進行對話。



到底相似程度有多少?劉若愚沒有明確的解答,葉維廉的〈言無言:道家知識論〉也僅說:「可以比對」。我幸運地在十二月二十七日聯合報副刊中讀到劉再復先生〈精神囚徒的逃亡〉,發現一段可為我的疑問作註腳的文字:



二十世紀的存在主義哲學曾風靡一時,然而,如果說,海德格是在尋求存在的意義、尋找「道」,那麼,老子、慧能則是存在本身與道本身。海德格的「道」(存在意義)是用槪念範疇體系表述的,而慧能則是用他的生命存在形態加以展示。



以上的陳述雖有不足,其所留下的空白,卻使我更感興趣了,我腦中的拼圖,還未完成,而空白、無言的美,有待身為接受著的我,繼續努力、繼續詮釋了。

--

2004/12/28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創造工程》,余秋雨著,臺北:允晨文化,1990/3/10。



(一)內容摘要



延續《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藝術創造工程》也在探討「創作」。雖不脫劉勰的思路,但余秋雨先生嘗試為說理方式作一番改變,我們可以在字句中,隱約看見藝術創造者那雙「顫動的手」了。書中首先提到「主客體遇合」的問題,創造過程中,若創造者能夠和客觀自然事物達到最高層次的「人心通天」狀態,美感自現,真正的創造便在既混沌又澄澈的矛盾互補中成形。第二章,直指「意蘊」,也就是藝術作品的精神內核,其有溫暖千萬人心的力量。與傳統用語「立意」不同的是,「意薀」的範疇更廣,並且以追尋「人生」為母題。當藝術家對人生作了總體磨研,並把它與自然和歷史相對應的時候,人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趨向了「哲理化」。第三章,進入表現手法,談「形式的凝鑄」,由感性直覺的把握走向形式,討論形式所建構出的象徵意涵,再碰觸作品與接受者之間的「召喚、美學」問題。末章,「宏觀的創造」,將藝術創造工程的視野,提升到更高的位置。



(二)讀後心得



因為不懂,多讀了幾次。回憶第一次閱讀,只覺枯躁;第二次,深陷其中卻找不出理路;第三次,便意猶未盡,備感歡喜。一本入門書,為何如此的難?一面讀,我一面思考,也一面挖掘出一些心得。發現,每次召喚我精神駐足的段落都不同。與其得意自已的思維漸越成熟,不如說,我學著用多元的角度接納,慢慢拼湊起創作論的概念。



再次閱讀,有時會推翻前一次的收穫。例如我原以為,「藝術創造工程,起自於一雙微小的創作者的手,完成於一個偉大的、跨越時空而感應人心的作品。」就是全部,後來才發覺,藝術創造工程,「不僅是在創造作品」,還有作品超越作品的部分,創造適應、傳統與未來。



整個創造的過程,從「作者」角度的論述為多,因而與讀者有關的,更引起我停留的興味。書中較重要的兩處提及讀者接受角度,一是「召喚結構」,一是「創造適應」,這些若能與葉維廉先生的「傳釋美學」作對應,想必有特別的況味。尤其在「創造適應」中,我為原先讀不懂找了個有趣的解釋:那正是余氏強調「fuzzy」、葉氏所云「aporia」、劉勰「祕響旁通」的美。「不懂」所造成的距離引起美的感受,使我在「感」之後,慢慢有了「思」,才「旁通」出:原來創造適應兼含「創造的適應」、「創造與適應」、「創造(動詞)適應(受詞)」等義,甚至更多。而這些,不就是我身為作品接受者的詮釋、適應方式之體現?



憶起課堂上幾個同學對本書的回饋,也許那時我們所能咀嚼到的,並不符合老師期望,我們在基礎未深的情況下,的確很難與本書產生良好的遇合,或者應該說,在傳釋的過程中,身為讀者的我們,無法對作者意圖傳達的世界作出「重印」或「重構」。這裡的澄清有個前提:把余秋雨的這本書,看作一部「藝術作品」。王老師曾言及余先生試圖以較美、較感性的筆法來闡述道理,我深深同意。



非常感謝老師提拱這本發人深省的入門書,也歎在三讀之後,終於體會老師為何不斷強調:「這是一本在床頭看的書」,我與老師的距離,乃是好作品擺在眼前,看不看得出來的差別啊!我的審美水準,還有待加強;幸好藝術美感的神秘氛圍,正引領我們前進。



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能具體而微概括藝術創造的氣魄:



沒有美,我創造美。我將創造一個星體,預備著地球的墜毀。

--

2004/12/28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少康:《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台北:文史哲,1990.8。



(一)內容摘要



由書名可曉,作者著書的核心為「創作論」,而非走一般中國文學批評的老路,僅討論較表面的「批評史」的發展。張少康先生在其序中有言:「我國古代文藝理論遺產中,雖然像《文心雕龍》這樣有體系的全面論著不多,大都是比較分散而帶有語錄性的論述,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古代整個文藝理論遺產沒有體系和特點。系統地深入地進行這種橫的研究,可以使我們對我國古代文藝理論的整體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可見作者立說,是希冀為中國文藝創作論,在已有的縱向歷史觀上,作「橫向」的探討與整理。觀其綱目,乃循《文心雕龍》卷六至卷九之創作論,進而比較、論述他說之異同與演變,自「藝術構思」、「形象」、 「創作方法」、「表現方式」乃至「風格」,作了具體而清晰的闡發說明。



(二)讀後心得



對於一個從未研讀過《文心雕龍》的人,該如何從類似的「創作論」的論著中找到通達全文的思路?又,對於一個從未接觸過文學批評的人,該以「全盤接受」還是「處處存疑」的心態來面對《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這些令人忖度良久的問題,曾經干擾閱讀,但也慢慢的,越顯不重要。因為,進入一本書的道路,並非只有一條,過程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



藝術創作也隱含了相同的道理,也許在中國,我們可以說劉勰成就了一家之言,他為文學理論建立了完整的體系,但並不意味著中國文學理論的全貌就是那樣。我們還可以質疑,為什麼中國歷代評論家極少自覺的提出理論,卻懂得在自己的作品中應用理論?難道中國沒有稱職的批評家?其實,創作的目的是要達到藝術的高度,不是為批評而創作,批評是創作之後的產物,不應該框限創作的自由。從此點來看,中西的藝術創作,不也是殊途同歸?



中國古代的創作理論,在我看來相當細膩,不似西方思維可以概括為演繹或歸納那麼簡單。就如藝術構思,從過程而言,虛靜、神思、感興、物化看似截然可分,卻又曖昧不明,幾無人能明確為其創作投入的程度畫清範圍。假使虛靜是零,物化是壹,那麼神思與感興該是多少呢?更麻煩的是,藝術構思與客觀物象之間的發酵,產生出藝術形象,此形象與物象之間,又興發種種表現方式,而後,創作過程中各方面因素有機結合,呈現出一種美的風貌,這又是藝術風格所要討論的內容。



我相信,中國藝術的美,不是用西方那一套批評理論來分析、割裂就能看得透,因此試圖從中國既有的文化資料來追索,有其必要性。創作論的探討,並不是在找出一個固定的創作模式,「文學代變」,我們也毋須為各時代、各文體比較誰優誰劣,觀照各時代創作論的同時,能夠承上啟下,在看似有法的分類中,找尋「無法」之境,才是本書所要闡述的重點。進入中國創作理論的路,不只有一條,讀完本書,我們應該接著想想,還能夠從哪裡切入呢?

--

2004/12/22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許多人死得太晚,而有些人又死得太早。不過最教人感到怪異的還是這句格言:「要死得其時!」



要死得其時——查拉圖司特拉是如此教人的。



事實上,那些生得不得其時的人,怎麼可能死得其時呢?最好是他不要生!——我對多餘之人如是相勸。



不過,多餘之人也把死看得很重而煞費心血,有如最空的核桃也想讓人敲破。



每個人都把死當作一件大事,然而,死又稱不上是什麼重大的慶典節日,故而人們尚不知該如何來安排舉辦。



……



凡是追求盛名的人,應當適時捨棄那些虛浮的榮耀,而表現出難得的藝術——及時而退。



……



一個成年男人會比年輕人還稚氣而少憂鬱,因此他比較瞭解生與死。



自在地赴死,與死後得大解脫——當肯定已成過去,跟著而來的便是神聖的否定——他對生死作如是解。



朋友們,願你們的死並未瀆及人類和大地——我向你們的靈魂之蜜如是祈求。



但願你們的精神與道德在死亡之中仍能有如黃昏的落日餘暉般,照耀著大地,否則你們將會死不瞑目。



朋友們,我願如此地死去,好讓你們因我而更愛大地。同時,我也願化作塵土,好讓我能在生育我的大地上得到安息。



查拉圖司特拉確實有過一個目標,他擲出了他的球。現在,朋友們,請做為我的目標之繼承者吧,我將這個球傳給你們。



朋友們,我特別喜愛看你們擲那金球的情景,所以我還要在世上多停留一會兒——為此請原諒我!



查拉圖司特拉如是說道。



--

*摘自尼采:《查拉圖司特拉》,余鴻榮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84,p.113~116。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中國詩學》,從一至五章「筆墨之中」的結構、形式,進入了「用心於筆墨之外」的部分後,總覺得少了什麼東西。而那個無以言喻的關鍵,似乎就是讀者得以到達作者內心深處的法門。當我跟隨黃永武先生去分析文本的時候,雖然沒有直接察覺到他的方式與一般批評不同,卻不斷令我想起自己沉迷於拆、裝電腦的過往經驗。



拆卸電腦與解構一首古詩的步驟是很像的,也是很容易的。要用既有的或額外取得的零件重新裝配成一台新電腦,也並不難。重點在於,這個新的電腦是否能完美運作,讓使用者能從中取得資料或者處理資料。對於一首詩而言,創作者的思緒如同隱藏在電腦硬碟中的資料,讀者能不能經由完美的解構/建構的過程,來取得其中的奧妙,觸及作者的真實情感,就形成另外一門學問。



又如同外科手術,一位拙劣的醫師也許輕易的就支解了病人,卻有可能根本找不出病因。身為學生,身為讀者,我就像是個組了電腦卻不懂開機的人,更像是那拿刀亂切的醫師。



雖然,文學的解構分析,是為了解釋前人的作品,是為了找到解讀的門路,可是那一個關鍵的奧妙點,到底是什麼呢?有沒有可能當我們對古詩的體會到達一種境界之後,有助於提升本身對於現代詩歌創作的程度?在這個問題之下,我想追問,為何對詩學如此通透的黃永武先生,詩詞創作的風評卻不及他的散文呢?



很多問題也許要等時間來解答,下面的西方觀點摘自余秋雨作品,我讀了之後備感寬慰:



「真正優秀的作品,不管你讀多少遍,你不知道它是怎麼寫成的。這是因為一切偉大的作品都有神秘之處,而這神秘之處是分離不出來的。它繼續存在著,永遠有生命力。你每重讀一遍,你看得到或者學得到新的東西。你不會首先感覺到你讀頭一遍時是如何上技巧的當的。」(摘自《藝術創造工程》頁165)



文學的難解有時正反映了它的美,真是耐人尋味啊。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查拉圖司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尼采著/余鴻榮譯(1984.10再版),台北:志文出版社。

--

尼采是近代「存在主義」的先驅之一,這是一般人對他的基本認識,可是除了閱讀有關他的評論之外,少有人真的從書架上取下他的著作來看。



對於我或者跟我一樣膚淺的讀者來說,尼采只是一堆哲學家中的一份子,他存在於知識的形而上部分,而我們只能在形而下的平庸處徘徊。就是因為這樣的認知,我們自動與哲學家之間加上了絕緣體。



我之所以從圖書館借出尼采的作品,是巧合,因為挑書的那時我是閉著眼睛的,是尼采,或者說是查拉圖司特拉,選中了我。



可惜我是個藉口忙碌而不認真讀書的人,這本書借來一個月,只翻了一百零一頁,查拉圖司的形象,用這樣跡少的頁數實在描摹不出來。



《查拉圖司特拉如是說》這本書,一直到一八八一年八月,才在瑞士的西爾斯‧馬利亞鎮(Sils-Maria)孕育成形,那是起自於萬物「永恆輪迴」的概念,以詩歌式的文體付諸筆墨。在尼采的自傳《瞧!這個人》中,有著以下說明:



「關於我的作品的基本概念——亦即萬物的『永恆輪迴』——此一所有肯定之哲學所能達到的最高理型,乃是我在1881年的8月初次形成的,我將它寫在一張紙上,並附了一句話:遠高出人類和時間六千呎之上!那天我剛好在西爾瓦普拉納湖邊散步,我佇立在離蘇雷不遠的一塊嶙峋的巨石旁久久不去,就在這裡,我悟得了這個概念。現在回想起來,在二個月之前曾有一個預兆顯現,哪就是我的嗜趣有了一個極大的轉變,尤其是在音樂方面。或許整個《查拉圖司特拉》本身就是一項音樂性的創作,我也深信自己之所以能創造『查拉圖司特拉』出來,其中一個因素便是我在聽覺藝術方面重獲新生。1881年的春天,我在維森沙附近一個雷加洛小鎮度假,我和我的朋友名音樂家彼得‧葛司特(Peter Gast)發現,音樂的鳳凰正帶著前所未有之美麗耀眼的羽翅在我們的頭上盤旋。」



關於永恆輪迴,關於文字的音樂性,是《查》一書中的重點美感出處,可惜我都沒能領會。請尼采自己來介紹他的作品,其實是我才拙且懶惰的下下之策。我還在幻想,如果尼采的存在主義中有著輪迴的觀點,那麼跟佛教談的輪迴一不一樣呢?又與赫曼赫塞的作品能否配合著讀?



我不知道,因為我真的什麼都不懂。



「他用心血和格言寫成的東西,並非要讓人隨便閱讀,而是得用心去體會的。」查拉圖司特拉如是說道。

--

附:尼采簡明年譜

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2666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在舊書攤用29元買來的《徐文長傳》看完了

因為很有趣

所以放在廁所裡還沒臭掉就「出關」了

現在它正在書架上

小時候我就有一本圖畫版的《……徐文長》(書名忘了)

那本書早已爛了、丟了

對於古人運用文字的能力

徐文長、鄭板橋、孔融等人都令我印象深刻

你知道我指的不是正式文學那一面



在文學史當中

這些人的事蹟不會被當作重要事情看待

反而在稗官野史、蕞爾小說之中

出場的機會很多

於是到底他們的文學深度在哪裡

我反而很難去量測

有時候喜歡就是喜歡

倒也不必一定要是大家

你說偉大如朱熹,我喜歡嗎?

老實講,非必要時我不會去翻朱老的著作



徐文長的故事經過多人口傳

常常是同一個架構不同的情節

不外乎濟弱扶傾、仗義執言

一口氣讀完總有徐文長賣弄聰明的感覺

所以我才把書放在廁間

一次一兩篇

清新舒暢



徐文長到底是怎麼個聰明機智法?

你有興趣

我書借你

保證絕對沒有臭味



向天發誓 (ˇ_ˇ)M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聯合文學。



閱讀日期:2004/10/15於高雄復文書局。

(*J*)/

幾年前,就聽說這本書值得一看,正巧我遇到初版售罄而新版未刷,那是一段不算短的空窗期。時至今日,幾乎忘掉這段歷史的同時,書局的特價活動重新把這本書大剌剌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於是我拿起,委身於書店內較不被打擾的一角,把書讀完。



這是一位拉子的絕命書,她在結束自己生命之前,為自己寫了一本遺書。遺留的是她在愛情中的喜悲,以及生命存在時的孤絕與煎熬。



我也是孤獨的,一個人在書店閱讀也是孤獨的,愛情裡、生活裡都是孤獨的。



可是,我的孤與邱妙津的孤不同,於是我對她的深切痛楚與割裂靈肉的血淚,無法感同身受。我當自己在閱讀一個故事,一篇小說;我當自己在體驗一方價值,一場文化。可惜我不太願意剖析自己,因為每次都感覺像在剝洋蔥,每一層都是重重的刺激。



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最後走向死亡,旁人的結論其實都是臆測。她在法國日本台灣的感情世界,都是殘缺的美。而她筆下的自己,我覺得是兼具真實與欺騙的矛盾。她的訴說也許是真的,但她的心情也許是有點假的。如果她不是在寬慰自己、救贖自己,又何必為自己的生命劃下大大的驚嘆號與問號?



她,讓我想到黃國峻,另一顆年輕的隕星。



我,看著他們流向天邊,欣慰自己的雙腳仍踏在溫潤的土地上。我們是不同世界的人啊!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學至今,我的修課老師裡頭,最常看到的是系主任,課上最少看到的也是系主任。



從新生始業座談、個人手續辦理,到左傳課,咱頭頂明亮的、滿口卓越政績的、好講述生平事蹟的系主任,是我腦海中形象最鮮明的老師。於是我懷疑,是否所有的系主任都是一個樣子,過去大學時期的那位一ㄢˋ主任也是,我們當學生的,對於主任的一生,總是比他所要上的課來得瞭解許多。



難道主任的工作是管人管事(管自己也管別人)而不是管教學?或者說在教學與研究之外特別「雞婆」的人士才有競爭主管的實力?



當然所謂的雞婆不是「貶抑」的意思,中國人總說能者多勞嘛,能多勞者相對的也給予他人「能力冠群」的感覺,至於這樣的邏輯正不正確,我這腦筋裝糨糊的人沒能力去追究。



系主任這大忙人,開學以來的五堂課中,真正有翻開課本講述的,恰恰一堂!頭兩堂課書本未到,於是我們有幸知道主任當總務長時候的卓越政績。另外的兩堂課主任出公差,他給別人上課去了(會議、演講),把我和我的兩大本左傳拐騙到空無一人的教室發呆!(我下修大學部課程!沒人通知我停課!)



屈指一數,主任在大學部及碩博班都有開課,又兼任碩二與博班導師,如此忙碌的人,為何不安排加課或調課呢?如果停課是常有的事,又為何不另請有閒有暇之人來上?



或許主任的政績的確卓越,或許主任的品格真正慈悲,學生的受教權應當是操控在我們自己手中。我想上課,這樣發自內心深處的呼喚,主任你聽到了嗎?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失落的指紋》Patricia Cornwell, 臉譜出版社。++



--



《失落的指紋》,女法醫史卡佩塔系列作品之一,原名"Cruel & Unusual",是一部懸疑推理小說,作者Patricia Cornwell,美國暢銷作家。



Cornwell以其「社會新聞記者」、「法醫助理」及「警務工作」兼備的工作經驗,成就「女法醫」這個可謂「令人驚豔」的賣作角色。



相信許多人都對法醫感到好奇,尤其對女法醫。當一位柔性人種面對各式各樣屍體時,她們的精神、肉體與技術層面,註定是和「熱血警探」、「安樂椅偵探」有著極大的不同,這或許也是作者能拔萃出類的原因之一。以女性書寫女性的內外在世界,其細膩處令人會心。



我曾對法醫這職業有股莫名的憧憬,幾年前看了日劇《法醫物語》(又名《閃亮的人生》)油然而生。可惜個性易感,容易因小事而情緒化,加上抗壓能力不足,很快地,就看清了這條路不是為我而築。



有別於日本英雄主義式的故事主軸,Cornwell的作品顯得平易生動,更顯真實,彷彿主角Kay Scorpetta的憂傷、煩躁、欣喜、無奈都栩栩於讀者眼前。



雖然我主觀地認為作者對於人性與懸疑性的描寫不夠精銳,然其複雜而多元的線索脈絡,應足以作為偵探小說的一種表率。



個人對這類小說涉獵不深,無法提出真知灼見,更無法提供正確的導讀方向(唐諾先生的導讀已經很不錯了),希冀這一篇文章能夠拋磚引玉,引起他人參與閱讀的興趣。



另附本書作者個人網站:www.patriciacornwell.com

若你,讀過本書,歡迎與我分享寶貴心得。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