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



(一)內容摘要



本書在近代中國文學理論具有特殊地位,並不在它寫得多好多深,而在其突破性的嘗試。劉若愚先生自述:「我試圖向西洋讀者解釋傳統的中國文學。」然而以英文寫作的中國批評家,卻很難在他自已、試想解釋的作者、以及讀者三方,找到關於「文學」、「人生」、「社會」和「現實」的共同信仰和態度。這是普遍的難題,劉氏的試驗招來許多正、負面回響,無論他的論述周全與否,已堪後人反覆低迴。作者纂書的終極目的,是要將中國批評思想與其他文化的傳統理論比較,而達到可能的「世界性的文學理論」。內容則以亞伯拉姆斯的藝術創作四要素為基礎,衍出「形上、決定、表現、技巧、審美、實用」等六個理論,並分章闡述之。



(二)讀後心得



「將一件織綿五顏六色的絲線拆開以後,我們可進而再將他們併在一起,看看它們形成什麼花樣。」這是劉若愚先生在253頁的比喻。然而,文學作品真的可以如此被拆解、被割裂嗎?當我們把作品用其他方式重新拼合,會產生不同的美學況味,亦或更加不堪入目?況且我們知道,中西理論的根基不同,解釋方法也不同。假使〈詩大序〉可以分成表現、實用、決定三個部分,那麼,這樣區分有增加我們對〈詩大序〉的了解嗎?〈詩大序〉的作者如果根本沒有這種寫作意圖,「拆解」是否構成了暴力?再者,分割後的篇章,有助於讓外國人了解中國理論的內涵嗎?可是在劉著中,大部分的中國思想、文章都被架上了手術臺。若說〈詩大序〉本身不是批評性的文章,所以不適宜割裂,那麼《典論.論文》之類的批評文章就可以了嗎?我想,這裡頭還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



看完整本書以後,我感到腦中充斥著一大片拼圖,乍看是拼好了,其實每一小塊的圖案卻不相連。多虧書中附錄:〈中西文學理論綜合初探〉,以及黃慶萱老師的兩篇專文,才把我的思緒稍微理出幾條阡陌、幾個焦點。這些文章恰也是在劉著之後發表,為彌補或修正本書之缺憾。而我也在稍見澄澈的剎那,想對現象學提出疑問。



〈初探〉一文中,提及中西形上學觀念的相似性,可能來自「現象學與道家之間根本哲學的相似性」,進一步想,相似程度有多少呢?劉氏又云:「道家的『道』本身的概念,與海德格所闡明的現象學、存在主義的『存在』概念,是可以並比的。」不知這句話,是否開啟了後來葉維廉等人從事現象學比較的先路。至少我們可以得知,至今現象學、存在主義仍舊在比較文學的研究中,和中國古代思想進行對話。



到底相似程度有多少?劉若愚沒有明確的解答,葉維廉的〈言無言:道家知識論〉也僅說:「可以比對」。我幸運地在十二月二十七日聯合報副刊中讀到劉再復先生〈精神囚徒的逃亡〉,發現一段可為我的疑問作註腳的文字:



二十世紀的存在主義哲學曾風靡一時,然而,如果說,海德格是在尋求存在的意義、尋找「道」,那麼,老子、慧能則是存在本身與道本身。海德格的「道」(存在意義)是用槪念範疇體系表述的,而慧能則是用他的生命存在形態加以展示。



以上的陳述雖有不足,其所留下的空白,卻使我更感興趣了,我腦中的拼圖,還未完成,而空白、無言的美,有待身為接受著的我,繼續努力、繼續詮釋了。

--

2004/12/28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