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藝術創造工程》,余秋雨著,臺北:允晨文化,1990/3/10。



(一)內容摘要



延續《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藝術創造工程》也在探討「創作」。雖不脫劉勰的思路,但余秋雨先生嘗試為說理方式作一番改變,我們可以在字句中,隱約看見藝術創造者那雙「顫動的手」了。書中首先提到「主客體遇合」的問題,創造過程中,若創造者能夠和客觀自然事物達到最高層次的「人心通天」狀態,美感自現,真正的創造便在既混沌又澄澈的矛盾互補中成形。第二章,直指「意蘊」,也就是藝術作品的精神內核,其有溫暖千萬人心的力量。與傳統用語「立意」不同的是,「意薀」的範疇更廣,並且以追尋「人生」為母題。當藝術家對人生作了總體磨研,並把它與自然和歷史相對應的時候,人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趨向了「哲理化」。第三章,進入表現手法,談「形式的凝鑄」,由感性直覺的把握走向形式,討論形式所建構出的象徵意涵,再碰觸作品與接受者之間的「召喚、美學」問題。末章,「宏觀的創造」,將藝術創造工程的視野,提升到更高的位置。



(二)讀後心得



因為不懂,多讀了幾次。回憶第一次閱讀,只覺枯躁;第二次,深陷其中卻找不出理路;第三次,便意猶未盡,備感歡喜。一本入門書,為何如此的難?一面讀,我一面思考,也一面挖掘出一些心得。發現,每次召喚我精神駐足的段落都不同。與其得意自已的思維漸越成熟,不如說,我學著用多元的角度接納,慢慢拼湊起創作論的概念。



再次閱讀,有時會推翻前一次的收穫。例如我原以為,「藝術創造工程,起自於一雙微小的創作者的手,完成於一個偉大的、跨越時空而感應人心的作品。」就是全部,後來才發覺,藝術創造工程,「不僅是在創造作品」,還有作品超越作品的部分,創造適應、傳統與未來。



整個創造的過程,從「作者」角度的論述為多,因而與讀者有關的,更引起我停留的興味。書中較重要的兩處提及讀者接受角度,一是「召喚結構」,一是「創造適應」,這些若能與葉維廉先生的「傳釋美學」作對應,想必有特別的況味。尤其在「創造適應」中,我為原先讀不懂找了個有趣的解釋:那正是余氏強調「fuzzy」、葉氏所云「aporia」、劉勰「祕響旁通」的美。「不懂」所造成的距離引起美的感受,使我在「感」之後,慢慢有了「思」,才「旁通」出:原來創造適應兼含「創造的適應」、「創造與適應」、「創造(動詞)適應(受詞)」等義,甚至更多。而這些,不就是我身為作品接受者的詮釋、適應方式之體現?



憶起課堂上幾個同學對本書的回饋,也許那時我們所能咀嚼到的,並不符合老師期望,我們在基礎未深的情況下,的確很難與本書產生良好的遇合,或者應該說,在傳釋的過程中,身為讀者的我們,無法對作者意圖傳達的世界作出「重印」或「重構」。這裡的澄清有個前提:把余秋雨的這本書,看作一部「藝術作品」。王老師曾言及余先生試圖以較美、較感性的筆法來闡述道理,我深深同意。



非常感謝老師提拱這本發人深省的入門書,也歎在三讀之後,終於體會老師為何不斷強調:「這是一本在床頭看的書」,我與老師的距離,乃是好作品擺在眼前,看不看得出來的差別啊!我的審美水準,還有待加強;幸好藝術美感的神秘氛圍,正引領我們前進。



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能具體而微概括藝術創造的氣魄:



沒有美,我創造美。我將創造一個星體,預備著地球的墜毀。

--

2004/12/28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nnahegg 的頭像
    hannahegg

    hannah+egg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