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1.聲韻、語言學 (4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William Shi-Yuan Wang 王士元

Dep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852) 2609-8456 (Office), (852) 2603-5558 (Fax), wsywang@ee.cuhk.edu.hk

 

Education:
1960:  Ph.D. in Linguistics a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2004-present: Wei Lun Research Professor,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ased in Dep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ffiliated with Dept of Linguistics, Dept of Translation, &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1973– present: Founding Editor,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95–2004
:  Chair Professor of Language Engineeri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66–1995
: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Awards and Honors:

 

2010: Honorary Professor, Peking University.

2010: Golden Language Awa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2006:  Resident Fellowship from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Kyoto.

2005: Ho, Dah-an and Ovid J.L. Tzeng eds. 2005. POLA FOREVER: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essor William S-Y.Wang on his 70th Birthday.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2004: Shi, F. and Z.W. Shen eds. 2004. 樂在其中: 王士元教授 70華誕慶祝文集.

[The Joy of Research: a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essor William S-Y. Wang on His Seventieth Birthday.]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1999: Shi, F. and W.Y. Pan eds. 1999. 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慶祝王士元教授 65歲華誕. [New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In Celebration of Professor Wang Shiyuan’s 65th Birthday]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94: Chen, M.Y. and O.J.L. Tzeng eds. 1994. In Honor of William S-Y.Wa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hange. Taibei: Pyramid Press.

1992:  Elected to Academia Sinica, Taiwan.

1992:  Founding President,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91:  Resident Fellowship from the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ies, Bellagio, Italy.

1978:  Fellowship from the Guggenheim Foundation, New York.

1969 & ’83:   Fellowships from the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Stanford.

Currently:  Adjunct Professor of: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zhou University,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Yunnan University.


 

Teaching experience:

 

Summer Institutes organized by the Santa Fe Institute 2004, 2005, and 2006. 

Summer Institutes organized by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1964, 1973, 1977, and 1991.
1979 Guggenheim Professor, Osmania University, Hyderabad, India.
1971 – 72 Senior Fulbright Scholar and National Professor of Sweden.
1965 Visiting Professor, Dept of Chinese and Dept of Anthrop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Supervised over thirty students who completed their PhDs at: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62-196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1966-1995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6-2004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4-present.


Publications (selected from over 200 publications):

 

王士元 (2010). 王士元语音学论文集,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650pp.

Wang, Feng, Yaching Tsai & W.S-Y. Wang. (2009). Chinese literacy. Cambridge Handbook on Literacy, ed. by D. Olson & N. Torrance, 386-41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ok, Wai Ting, Paul Kay, William S. Y. Wang, Alice H. D. Chan, Lin Chen, Kang-Kwong Luke & Li Hai Tan. 2009. Language regions of brain are operative in color percep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8140-45.

鄧曉華, 王士元. (2009). 中國的語言及方言的分類北京:中華書局.

Wang, W.S-Y. 2008. 宏觀語音學. 中國語音學. 1.1-9.

Minett, J.W. and W.S-Y. Wang. (2008). Modeling endangered languages: the effects of bilingualism and social structure. Lingua 118.19-45.

Gong, T., Minett, J. W., & Wang, W. S-Y. (2008). Exploring social structure effect on language evolution based on a computational model. Connection Science 20.2-3.135-53.

Wang, W.S-Y. (2007). The language mosaic and its biological bases. Journal of Bio-Education 2.1.8-16

王士元, 彭剛. (2007). 語言, 語音與技術.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89 pages.

王士元  (2006). 语言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Language i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Tsinghua University Journal) 21, 5–14.

Wang, W. S-Y. and Minett, J. W. (2005). The invasion of language: emergence, change, and death.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5:263–269.

Wang, W. S-Y. and Minett, J. W. (2005).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in language evolu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103.2:121–146.

Wang, W. S-Y., Ke, J. and Minett, J. W. (2004).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language evolution. I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Beyond,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pp. 65–108.

Whitehouse, P., T. Usher, M. Ruhlen and W.S-Y. Wang. (2004). Kusunda: an Indo-Pacific language in Nep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1.5692–5.

Wang, W. S-Y. (1996).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language relationships. In Huang, J. C.-T. & Li, A. Y.-H., eds. New Horizon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Dordrecht; Boston: Kluwer, pp. 334-385.

Wang W.S-Y.(1993).  Speech. In the McGraw-Hil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ng, W.S-Y. and C.F. Lien. 1993. Bidirectional diffusion in sound change. 345-400 in C. Jones ed.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Essex: Longman.

Wang, W.S-Y. 1989. Language in China: a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7.2.183-222.

Wang, W.S-Y. 1987. Representing language relationships. In H. Hoenigswald and L. Wiener eds. Biological Metaphor and Cladistic Classification. 243-56.

Cavalli-Sforza, L.L. and W.S-Y. Wang. 1986. Spatial distance and lexical replacementLanguage 62.38-55.

Tzeng, O.J.L. and W.S-Y. Wang. 1984. Search for a common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 for language and movem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246.R904-R911.

Tzeng, Ovid J.L. and W.S-Y. Wang. 1983. The first two R’s. American Scientist 71.238-43.

Hardyck, C., O. Tzeng, and W.S-Y.Wang (1977). "Cerebral lateralization effects in visual half-field experiments."  Nature 269: 705-7.

Wang, W. S-Y. (1973). The Chinese language. Scientific American, February issu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French, German & Italian.

Wang W.S-Y. (1972). The many uses of F0. Papers in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to the Memory of Pierre Delattre, A.Valdman, ed. Mouton, pp. 487-503.

Wang, W.S-Y. (1969). Competing change as a cause of residue. Language. 45: 695-708.

Wang, W.S-Y. (1967). 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tone. Int. J. Amer. Linguistics. 33.93-105. 

Wang W.S-Y. and Li K.P. (1967). Tone 3 in Pekinese. J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10(3):629-36.

Wang, W.S-Y. 1965. Two aspect markers in Mandarin. Language 41.3.457-70.

Wang, W.S-Y. and C.J. Fillmore. 1961. Intrinsic cues and consonant perception. J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4.2.130-6

Wang, W.S-Y. 1959. Transition and release as perceptual cues for final plosives. J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2.1.66-73. Reprinted in I. Lehiste ed. Readings in Acoustic Phonetics. M.I.T. Press, 1967.

Wang, W.S-Y. and G.E. Peterson. 1958. Segment inventory for speech synthesis. J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30.8.743-6.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佐村八郎『國書解題』「分類索引」の「語学」




[語學]

   言語
兄弟姉妹

安鼻起農綱

押韻

綾緒之反轉

醫家名數

石上

石上枕辭例

異名分類抄

以呂波音訓傳

宇那爲波奈理辨

宇那爲波奈理辨々

宇那爲放辨々正僞

宇那爲婆那理問答

荻の栞

をしね名義考

和蘭陀和譯後集

冠辭懸緒

學語編

雅言音聲考

雅言成法

雅語譯解

雅俗幼學新書

片言

歌林山かつら

漢字和訓

崎港聞見録

起頭聲類

諱名訓抄

金言類聚抄

句雙紙

久保之取蛇尾

活語自他捷覽

活語餘論

冠辭考

冠辭考續貂

言語四種論

國語本義

國辭解

國辭解辨蒙

古言清濁考

古言本音考

古今名諺

五種加良

言靈古言考

言靈名義考

詞佐喜久佐

言葉の正みち

言美靈正義

諺草

語例

語録譯義

酒古名考

酒之古名區志考

雜字類篇

三種放

志をり荻

字訓轉格

詞顯抄

邇言便蒙抄

詞草小苑

信濃漫録

事物異名類編

十二月和名考

舒言三轉例

諸國方言

諸國方言物類稱呼

辭理考

詞林綱目

詞林三知抄

詞林萬葉良材

神語考

清文鑑名物語抄

齊東俗談

世諺一統

世事通考

世俗諺文

世話支那草

續冠辭考

續冠辭考別記

續和言黔驢外編

續和言黔驢編

大全漢語便覧

唐音和解

唐語便用

唐譯便覽

唐話纂要

答問雜稿

玉霰難詞

玉霰附論

玉霰論辨

中夏俗語藪

帳祕名目抄

勅撰和訓

槻の落葉信濃下向漫録

東塢亭塾中聞書

都曾節用百家通

歌集頻言/鞆の響

名言結本末

南山俗語考

難字訓蒙圖彙

日本聲母傳

博士讀攷證

林永喜假名遣書

蘿鬘

佛英獨三語便覽

物品識名

物品識名拾遺

物名考

物名類聚和訓抄

物類稱呼

分葉

文家小筌

文家必用

文章假字用格

母字音配傳

本語口傳

本朝俚諺

枕詞一言抄

枕詞證歌付

枕詞燭明抄

枕辭袖几帳

枕詞補註

まことぐさ

眞洲美の鏡

松前方言考

眞淵雜録

萬葉集枕詞解

萬葉集見安

萬葉集見安補正

萬葉名物考

萬葉枕詞

皇國辭解

皇國之言靈

道のしをり

みやびと玉かづら

名義

名義備考

名言通

名物譯録

譯通類略

野語述説

大和詞

大和字解

樂山舘聞書

蘭學階梯

類語索例

靈語通

魯西亜寄語

魯西亜字筌

矮屋一家言

和歌枕詞補註

和漢訓蒙故事要言

和漢古諺

和訓指掌略

和訓八例

和訓部類

和訓類林

和訓六帖

和語私臆抄

倭語連聲集

和言黔驢外編

和言黔驢編

和名識名録

和名抄釋義

和名類聚抄釋義



   音韻
押韻

伊豆母廼美多麻

いつらのしみほし

以呂波訓義

以呂波聲母傳

伊呂波探玄抄

韵概

韵概別記

韵學捷徑切韻纂要

韻學提凡

韻學祕典

韻鏡易解改正重刻

韻鏡開匳

韻鏡攷

韻鏡看拔集

韻鏡古音正圖

諸説辨斷/韻鏡紬中祕傳鈔

韻鏡字子

韻鏡遮中鈔

韻鏡諸抄大成

韻鏡圖解綱目

韻鏡發揮

韻鏡問答鈔

應聲考

於乎輕重義

音韻考證

音韻假字格

音韻假字用例

音韻啓蒙

音韻雑攷

音韻略

音義講録

音聲論

音圖神解

海藏略韻

加那布具志

日のにほひ

漢音考

漢呉音徴

漢呉音圖

漢呉音圖説

漢字三音考

舊詞考

九弄反紐相傳和解

九弄辨

久邇門致考

皇國韻鏡

皇國釋音

經史荘岳音

喉音用字考

こゑのふりわけ

古音韻略

古今訓點抄

古言清濁論韻鏡照對

古君梯韻説照對

古今括韻開合圖

顧山居問答

五十音考

五十音考葦牙

五十音三内所發圖解

五十音小説

五十音説

五十音大意

五十音摘要

五十音辨誤

五十連音麻曾鏡

古史本辭經

言靈音義解

言靈徳用

ことだまますかがみ

言璽眞須鏡

ことだまますみかがみ

言靈名義考

言靈來由

言靈或問

言辭音の貎

金光明最勝王經音義攷證

三音正譌

三種攷

三重韻

字彙荘嶽音

詩韻群玉

字韻早鑑大成

詩韻掌珠

詩韻通覽

字韻律鑑

四聲解環

四聲國字通

悉曇三密鈔

聚分韻略

新増韻鏡易解大全

磬音對

聲調編

續語學新書

そでかがみ

唐音和解

地名字音轉用例

通略延約辨

轉音考證

轉音舉要

東音譜

男信

男信質疑

日本聲母傳

撥韻假字攷存疑

發字便覽

萬聲大統譜

文鏡祕府論

母字音配傳

磨光韻鏡

磨光韻鏡後編

眞洲美の鏡

倭片假字反切義解

遊仙窟攷證

傭字例

傭字例評辨

類語索例

靈本

六聲發揮

和訓考

倭語連聲集

和注切韻



   文字
異體字辨

伊豆母廼美多麻

以呂波音訓傳

伊呂波口傳

以呂波見聞

以呂波字考録

以呂波字辨

以呂波正字編

以呂波釋

以呂波釋文

伊呂波釋文

いろは抄

伊呂波探玄抄

以呂波傳

以呂波傳

伊呂波傳受

伊路葉傳受

以呂波傳授

以呂波之傳

色波之傳記

以呂波祕釋

以呂波便蒙抄

以呂波本源

以呂波問辨

以呂波略釋

宇都宮由的以呂波傳

上記

嘉永刪定神代文字考

假字考

國字攷

假字考

國字攷補遺

假名字抄

假字大意抄

父母/假字始

神名書

假字本末

假字本末辨妄

假字問答

假名類纂

かみのあないち

疑字編

切字論

皇朝假字三體一覽

皇朝造字孜

藝林摘葉

鍵木文字考

假名字彙

毫品記

古學截斷字論

古言衣延辨

古今字様考

五體墨場必携

語録字

草書淵海

草書格

草叢

草體辨疑

字訓轉格

字読辨誤

字説辨誤私考

十體源流

借字纂

春雨抄

詞林拾葉

神字彙

神字小考

神字箋

神字日文傳

神代文字點畫考

神代文字考

千字類合

續名人字體

道齋随筆

欟齋雜攷

天字讀注考

同文通考

俳諧古學臺求抄

春雨譚

春雨抄

文語解

文集官府文字考

萬葉集借字對照

萬葉用字格

未定假字辨

名類

もちふといふ詞の用格

用の假名

謨微字説

倭片假字反切義解

用字假字辨

用字活用攷

類集文字抄

連歌天爾遠波

倭楷正譌

和歌々都良

和漢草字辨

和漢字名録

倭翰名苑

和字解

和字古今通例全書

和字正濫通妨抄

和字大觀抄

和字通例書

和字傳來考

和字傳來考附録

和字便覽



   文典
あつさ弓

姉ヶ小路家てには抄

姉ヶ小路式

阿比於比

綾緒之反轉

あゆひ抄

脚結抄考

脚結抄翼

磯の洲崎

一歩

伊豆母廼美多麻

音訓國字輅

音訓假字栞

語學音學/考證

歌學集腋

蔭蹈道

插頭抄

插頭抄増補

歌詞三格例

かしのくちは

片絲

かたばみぐさ

假名沿革

假字音便撮要

假字考

假名字例

假名遣

狂歌/かなつかひ

假字遣古意

假名遣拾芥抄

假名遣近道

假字遣近道杪

假名遣傳

假字遣祕解

假名遣問答抄

かなのしなり

假名便覽

假字本義考

假名文字遣

歌文枢要

漢語八轉聲

記紀縫結抄

行阿假名遣

今古假字遣

蜘のすがき

廣益助語辭

皇語うひまなび

活語活法話理抄

活語雜話

活語自他捷覽

活語四等辨

活語指南

活語新論

活語捷徑標植

活語大成圖

活語斷續譜

活語圖説

活語初の栞

活語餘論

管見手爾波部類

形状言五種活用圖

下官抄

言語四種論

蜆縮凉鼓集

語意考

語學新書

語學圖彙

古今集和歌助辭分類

國語言靈辨明

國辭解

國辭解辨票

國字定源

顧山居問答

五十音義訣

五十音小説

五十音大意

五十音摘要

言靈抄

言靈のしるべ

言靈妙用論

詞遣

詞づかひ合鏡

詞遣友鏡

詞遣眞櫛抄

詞のあきくさ

詞の綾緒

詞の小車

詞の緒環

詞通路

詞三枝

詞のしらべ緒

詞農墨繩

詞の直路

詞の玉緒

詞玉緒延約

詞玉緒補遺

詞の玉橋

語學捷徑

辭のふた道

詞本末

詞八千種

詞八衢

言葉の八衢疑問

詞八衢補遺

詞八衢補正

後普光園院御抄

操觚字訣

操觝字訣補遺

作文率

指出廼磯

指出廼磯辨

佐文山本以呂波傳

三種攷

三藐院關白臨定家卿書

修辭通

字音假字用格

字音假字用格辯誤

詞格一覽

辭格考

辭格考抄本

詞絡對照

詞格用例

悉曇字記眞釋

悉曇連聲集

悉曇連聲傳授切韻口訣

尚古假字格

掌中今古假字格

掌中助辭格

春樹顯祕抄

春樹顯祕増抄

舒言三轉例

助語辨法

助字麋

助辭音義考

助字雅

助字考

助辭格

助字詳解

助辭雅

助辭通考

助辭本義一覧

初心假名遣

辭理考

眞訣鈔

神語考

新撰大和詞

新増假名遣

神理入門用語訣

西洋假名必讀

小文規則

増補標注詞の八衢

續語學新書

太津可豆衞

玉緒延約

玉の緒繰分

玉の小琴

玉の緒末分櫛

玉の緒縒添

靈の宿

ちぢのことぐさ

ちまたのたづき

千町能拔穗

持明院假名遣

圖集

定家假名遣

定家卿假名遣

定家卿假名遣

弖爾遠波考

氏邂乎波義慣抄

てにをは活辭一覽

てにをは係辭辨

てにをは倭文苧環

手爾尾葉抄

辭玉襷

てにをに童蒙訓

てにをは友鏡

てにをはの大事

手爾尾葉祕傳

てにをは紐鏡

手邇乎波部類抄

てにをは童蒙訓

八代集中/手爾波

てには網引綱

出葉抄

手爾波大概抄

手爾葉大概抄之抄

辭の二路

天言活用安良麻之

天言活用圓鏡

天言活用圖

天言圖考

童子通

留字之傳來

友鏡

二條家祕傳書

人天合離對格

縫結大概

ぬるつる捷覽

能書方假名遣

俳諧天爾波抄

八代集之内天爾波

林永喜假名遣書

鍼嚢

蘿鬘

人丸祕抄

ひもかがみうつし

紐鏡中能心

紐鏡傍註考

二葉草

文辭考

文章緒論

文章撰格

文章逹徳録

文章逹徳録綱領

文章之指南

文筌小言

文房祕鑰

文法授幼鈔

文法直截眞訣鈔

文法披霊

文筆眼心抄

文筆問答抄

文論

辯玉あられ論

弖爾乎波/眞帆能追風

萬葉縫結抄

御國辭活用抄

皇國辭解

葎園抄

結詞例

八衢大略

山口栞

大和字解

行能卿家傳假名遣

用言變格例

用語大成

理水抄

類字假名遣

類聚和歌弖爾乎波

若桂

和歌十三箇條口傳

和歌手習口傳抄

和語説略圖

和語説略圖聞書

改正増補/和字便覽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拜讀李榮先生〈溫嶺方言的連讀變調〉一文,深感自己在音韻學上實在外行。去年常自張老師口中聽到李榮先生大名,一直沒找資料來讀,一懶字表露無疑。29頁的論文我一時無法了解,看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呢。

以下是網路上關於李榮先生的資料,已附上出處,文末牽涉立場問題,以灰字淡化,與音韻學無關,可略。

--

著名語言學家李榮教授(載自http://ling.cass.cn/fangyan/GGPAI/fgsp/shengping.htm

  李榮教授,曾用名李昌厚,還用過董少文宋元嘉等筆名。192024生於浙江省溫嶺縣新河鎮20021231逝世於北京,享年83歲。

  他早年就讀于溫嶺縣臨海中學、杭州高級中學、台州中學高中部。1939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中國文學系,1943年進入昆明北京大學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語學部攻讀研究生,19467月畢業。同年進入北京大學文學院擔任研究助教,19498月進入青島山東大學文學院擔任副教授。19509月正式調入北京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今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同時先後擔任方言研究組(室)負責人、語言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全國漢語方言學會會長、《方言》雜誌主編。此外,他還擔任過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專案語言學評審組成員等重要職務。

  李榮教授一生獻身於我國的語言學研究事業,特別在推動和發展我國的音韻學、方言學研究方面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音韻學方面,他1952年出版的《切韻音系》,被學術界公認為切韻音系研究的經典著作;1957年與著名語言學家丁聲樹先生合作編寫的《漢語音韻講義》,言簡意賅,在眾多的音韻學著作中獨樹一幟,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1982年出版《音韻存稿》,裏面包含了十四篇重要的音韻學論文,也具有重要影響。在方言學方面,1957年他出版《漢語方言調查手冊》,同時與丁聲樹先生共同主持了由教育部主辦的語音研究班,為我國的方言學研究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1959年又與丁聲樹先生一起主持了河北昌黎的方言調查,並於1960年出版《昌黎方言志》,被學術界公認為方言調查報告的一種範本;1979年李榮教授創辦《方言》雜誌,親自擔任該雜誌主編;1981年他與中國漢語方言學界的一批學者率先創立全國漢語方言學會,並且在很長的時間裏擔任會長。在這之後,他還先後主持了國家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若干重大科研專案,出版了《中國語言地圖集》、《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42種分卷本)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得到海內外學術界的廣泛讚譽。除此之外,李榮教授還發表了一系列有關的重要講演和論文,闡明了我國方言學研究的很多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所有這些,都為我國漢語方言學科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李榮教授在文字學語法學辭典學等其他語言學領域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在語法學方面的成就主要是《現代漢語語法講話》(與丁聲樹、呂叔湘等合著),文字學、詞典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1985年出版的重要論文集《語文論衡》中。特別應該提到的是,他是《現代漢語詞典》的主要定稿人之一,在連續工作長達三年的詞典定稿時間裏,他殫精竭慮,貢獻了自己的一切學識和智慧。

  李榮教授1952年翻譯了趙元任的《北京口語語法》1965年發表了重要論文《評哈忒門和霍凱特對北京語音的分析》1983年與呂叔湘先生一起譯述並出版了趙元任的《通字方案》。上個世紀70年代以後,他先後到美國、日本、法國、挪威、瑞典等國家訪問或講學,在很多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論文;他也接待過很多來訪的國外著名的語言學家。李榮教授為中外語言學的學術交流,作出了自己應有的努力。

  李榮教授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他嚴於律己,待人坦誠;對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表現了高度認真負責的精神。他教書育人,嚴格要求,培養了一批語言學研究的專門人才;他治學嚴謹,筆耕不輟,在語言學研究的很多領域都做出了重要貢獻。李榮教授是一位享譽國內外的著名語言學家。

  我們永遠懷念李榮教授!

  李榮教授千古!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4 「在」表示狀態進行和非狀態進行
※動機:
(1) 我的手在酸
(2) 我時候都半夜十二點多了竟然在餓
(3) 你怎麼不吃蝦子呢?這份定食就是蝦子在貴
à「在」與「酸、餓、貴」等狀態動詞[1]搭配,與國語不同。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學們都沒有將音標轉換成統一模式就開始解讀音系
說真的我一直對這種求知態度感到不明所以~~
把自己key in的對照表放上來,需要的人就會搜尋到吧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整理漢語拼音和威妥碼拼音一式的時候,記錄了一些規則與例外,我看許多同學在被拼音表時,是把所有的拼切情形背下來,這種土法煉鋼不是我這個懶人做得來的,所以將拼切表排列組合後,用幾個簡單的條列來歸納,我花了一天,效果比某些同學花了一週去死背還好,但是這些條例只有我看得懂吧,如果有人也需要短時間記憶拼音表(對外華語教師的人就一定要具備這項技能了),想知道我怎麼背的,再來問我吧。

 

一、漢語拼音

(一)聲母

1. j, q, x只配細音 i, ü且配ü時,不必umlaut

2. zh, ch, sh, r, z, c, s不配細音,若後加izhi, chi, shi, ri, zi, ci, si等形式,則i表示空韻。

(二)韻母

1. e為主要元音時,出現在ㄜㄟㄣㄥㄦ中;e當韻尾時一定是一ㄝ或ㄩㄝ。

2. er=ㄦ

3. i介音韻尾單獨存在,則前加y並還原主要元音。例:「in->yin」、「iu->you」。

4. u介音韻尾單獨存在,則前加w以取代u並還原主要元音。例:「ui->wei」、「un->wen」、「ong->weng」。

5. y介音韻尾單獨存在,則以yu取代ü。例外:「iong->youn

6. 韻母減省

iou->iu     ien->in 

ieng->ing   uei->ui

uen->un     üen-> ün->un(只配j,q,x)

7. 韻母變音

weng(ㄨㄥ)加其他聲母,變成 ong

youg(ㄩㄥ)加其他聲母,變成 iong

(三)使用規則:請參考如下附件〈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二、威妥瑪拼音一式

(一)聲母

1. 以「」表示送氣,例p=ㄅ,p=ㄆ。

2. ch, ch, hs」(ㄐㄑㄒ)和「ch, ch, sh」(ㄓㄔㄕ)互補。

3. ch, ch, hs」(ㄐㄑㄒ)只配細音i, ü

4. ㄓㄔㄕㄖㄗㄘㄙ不配細音,除非是表示空韻。

=chih

=chih

=shih

=jih

=tzu

=tzu

=szu/ssu

 

(二)韻母

1. (e)k,k,h後面標作「o」。

2. ㄝ若前有介音,則標eh。「ieh(yeh)」、「üeh(yüeh)

3. =erh

4. 「ㄧ」介音韻尾單獨存在,則改iy

5. 「ㄨ」介音韻尾單獨存在,前加w,或改uw,主要元音還原。

un->wen(ㄨㄣ)   ung->weng(ㄨㄥ)

6. 「ㄩ」介音韻尾單獨存在,則前加y。例外:iung(ㄩㄥ)->yung

 

(三)使用規則: 以詞為單位,一詞中各字需以「-」相連,例kung-tzu(孔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Basic Rules for Hanyu Pinyin Orthography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内容包括分词连写法、成语拼写法、外来词拼写法、人名地名拼写法、标调法、移行规则等。为了适应特殊的需要,同时提出一些可供技术处理的变通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文教、出版、信息处理及其他部门,作为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统一规范。

2  术语

汉语拼音正词法

汉语拼音的拼写规范及其书写格式的准则。《汉语拼音方案》确定了音节的拼写规则。《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是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词的拼写规范的基本要点。

3  制定原则

3.1  以词为拼写单位,并适当考虑语音、语义等因素,同时考虑词形长短适度。

2 基本采取按语法词类分节叙述。

3.3  规则条目尽可能详简适中,便于掌握应用。

4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4.1  总原则

4.1.1   拼写普通话基本上以词为书写单位。

    rén(人)    pǎo(跑)    hǎo(好)    hé(和)    hěn(很)

    fúróng(芙蓉)          qiǎokèl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7/9/6 
方言是什麼

方言是語言學的一環,是我一直避免去碰的領域,寫碩士論文的時候,難免要處理方言材料,我總是把這個部份縮到最小,然後引用某個學者的話來作為證據,就這麼寫完了一部與清代韻圖有關的研究。進入博士班前的暑假,拜讀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之賜,對方言材料有些改觀,這是一個值得花費心力投入的領域,我也許不會將自己埋葬在方言學裡,但是方言學的材料與方法,絕對是研究傳統音韻學,或者漢語語言學時,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來看一個比較表(羅常培1978: 72):

〔京粵調值異同表〕

調類

陰平

陽平

陰上

陽上

陰去

陽去

上陰入

中陰入

陽入

例字

粵語

九聲

53

11

35

15

33

22

55

33

22

京語

四聲

55

35

214

 

51

全清全濁35

次清次濁51

例外55214

                     

這個表看不看得懂不重要,其中調值的數字可當作音階,大致上就可以讀出音調。來看「衣」這個字,在粵語中讀53,在北京話則是55,也就是國語注音的「一聲」,因此在不同方言中,所有的陰平調都有各自的發展,並非所有叫做「陰平」的字都讀成注音第一聲(55),亦即中國各地方言中的「衣」字讀起來,都可能是不一樣的,但仍稱做陰平。

方言的歧異性由是可知,而且一個人一輩子也不一定能了解他所要研究的方言到底如何,但是如果能精通某個方言,就可以更容易地推測其他地域、其他時代的語言,因為這個方言,就是重要的參考點,而我所欠缺的,正是這樣一個有力的參考點,所以有種想要把碩論撕破重來的衝動。

方言是一種「地域性變體」,如果閩、客語是方言,中國人的共同語是北京話,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將北京話視為方言,這是相對於整個漢語來說的。漢語中所有的分支都是可以是方言,但共同語只有一個,是各地都能通用的那一個,通常共同語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與經濟、政治的約束有關。如果我們把教育部近年來語文改革的政策看成是又一次的政治約束,三隻小豬真的有像記者所說「破壞傳統文化」那麼嚴重嗎?

方言的差異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人口的擴散看地理的影響;二是語言發展的不平衡性。(詹伯慧2000: 3-4)就研究的方法來看,則可分為歷史語言學、描寫方言學和方言地理學;按研究內容的不同,則大致分為兩類,一為普通方言學,另一類是某種方言或某幾種方言為對象的研究,例如漢語方言學、德語方言學等。(詹伯慧2000: 5-6)總而言之,方言學是社會語言學的主要層面之一。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音全聲十三韻圖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商音入聲十三韻圖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音去聲十三韻圖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音上聲十三韻圖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音平聲十三韻圖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宮音全聲十三韻圖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宮音入聲十三韻圖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宮音去聲十三韻圖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宮音上聲十三韻圖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宮音平聲十三韻圖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國內某幾校中文所語言類相關的老師

--

台大

專任:魏岫明、徐富昌、李存智、楊秀芳、徐芳敏、劉文清、張麗麗。

兼任:黃沛榮、張以仁、歐陽宜璋、許進雄。

--

台師大

專任:吳聖雄、王錦慧、亓婷婷、楊如雪、吳瑾瑋、黃麗娟、郭乃禎。

兼任:張孝裕、許錟輝、李鍌、陳新雄。

--

--

中山

鮑國順、林慶勳、林素清、張屏生、張美智、何樹環。

--

高師大

王松木、陳立。



請不要去算人頭!算了會心酸,只要看個大概就好

好了,南北差距就是這個樣子!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的簡體字的確是當時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所參與制訂的

所依據的字源有宋元俗字譜、書法中的草書、異體字等等,

有些則是新造出來的,大部分新造之字具有形聲字的特色。



但是有一點不能忽視的裡由是,繁體字簡化真正的目標是為

了「漢字拼音化」,這個資料可以從民初以來大陸的拼音討

論期刊論文中看到,是無從否認的事實。



漢字拼音化的目的其中之一是要加速文化的改變,與西方大

國並轡,加上後來電腦普及之初,處理中文資料的速度遠遠

不及拼音文獻,因此更催促簡化字→拼音化的政策。



不管演變的過程有哪些細節,結果是,無論繁體簡體,在中

文輸入的速度上基本上大同小異,而且現今的電腦處理中文

的速度大增,因此漢字拼音化的理由因為時代的進步而消失

了,既然如此,漢字簡化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呢?



大陸早就放棄漢字拼音化,簡體字是拼音化失敗的產物,因

此近年來,大陸已有不少學者主張逐步恢復繁體字的使用,

當局接不接受,倒是另一回事了。我們也不必完全反對簡體

字的產生,因為中文輸入法之所以能夠發展出如此繽紛的方

法,多多少少也是受到了拼音化的影響(字型輸入法除外)

,懂得如何使用簡體字,繁簡字都能讀能寫,其實是相當方

便的。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語之爭,成何體統!

(2007/01/25)



近日報章教育部與杜部長成為焦點,各界對成語的使用議論紛紛,成語能從學生參考書與字典中跳出來,讓全國一同思考,真可謂好事一件。成語,是固定詞組的一種,特點是意義完整,結構定型,由於是古人智慧累積至今的集合,所以必然含有不少習用的古語,但是並沒有誰規定過成語一定要是四字成句,也沒有限制不可以套用新語。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大部分人能夠瞭解其義並用以溝通的工具,真正的重點在於,訊息傳出者與訊息接收者是否能通過成語來瞭解意思,如果有窒礙不通的情形,就算該成語的修辭再、好意義再深,還不如不用。



杜部長說:「用成語會讓人變得懶散、思想混沌、一知半解,成語與現代生活無關,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此言確如學者所批「過於武斷」,但是執教國文的教師們應當心知肚明,部長的話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歷代文體之末流,常會自然地走向雕飾而忽略了內容,時下因過度重視考試與成績,學子往往死背了一大堆成語而不知如何使用,只知在作文裡頭塞了大量成語就能拿高分,這也是一種忽視內容的現象,是語文教育的逆流,會導致思想僵化。



成語的美,在於意義與結構兼具,有的甚至可以表現音韻的美感,這就是為何「三隻小豬」無法達到成語標準,但是如果矯枉過正,就會造成學生只知道用成語,而不知運用其他的修辭來達到相同的語言效果。誠如學者所言,「應用成語可以使文章精練、簡潔」,但是能讓文章扼要的,成語不是唯一的選擇。試想,若學生想表達焦急的感覺時,全都只會用「心急如焚」、「急如星火」等成語,而不知道利用生活經驗設計譬喻來呈現,這樣的結果想必不會是學界想要的。



各界人士對於成語各執一詞,各有立場,口舌之快只是一時的,我們不必用放大鏡來看對方的缺失,應當從別人的意見中,找到可以修正的方向。讀書人批來鬥去,成何體統!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