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無私,任勞任怨
2012/11/4

【題目】
擔任公務員是神聖事業,必須大公無私,勞怨不避。能以無私之心律己,固已不易;欲以大公之智治事,更須兼具才、學、識,始能調停各方,措置妥當,此尤屬難上加難。至於自身長年之辛勞,民眾一時之怨謗,自是意料中事,唯有以勇毅之志承擔,俗謂「公門好修行」,由此可知公務員之難為。試以「大公無私,任勞任怨」為題撰寫一文,文白不限,長短不拘。


  社會是一個群體,而群體之中需要良好的管理者,才能運作順暢。孫中山曾說:「管理眾人之事,便是政治。」當國家授予個人管理民眾之權責時,此人便成為人民的公僕。然而管理並非只靠權力地位,能力與膽識自不必說,內在的修養更是難得。管理者的知識水準姑且可由考試來評斷,能力與膽識可以由其工作過程來探知,但是其內在修養如何,卻不能輕易下定論。自古以來,用人唯才,但是所用非人的情形,史冊中比比皆是,如宋朝宰相王安石空有理想,卻攬用一群循私苟且的下屬,使得政務延宕、黨爭加劇。又如項羽營中的項伯,因有循私爭利之心,使項羽失去了制敵之機。私心經常誤事,小至日常生活,大至國家之事,如何能達到無私的境界,該是每位公僕應當審慎尋思,並積極躬身而行的。執行勤務或為民服務之時,若能以「公」為優先考量,自然不會落入循私之淖;不計較個人得失,便不致於謀利犯禁。凡事以大眾之利益為己任,不汲汲於富貴,竭力付出之時,不受輿論外力而改變心態,即所謂任勞任怨。簡言之,大公無私者自能任勞任怨;任勞任怨者其心大公無私。

  然而,大公無私的精神,不盡然要在偉人或者聖賢身上找尋,歐陽修、范仲淹治國任勞的事蹟自不在話下,日常生活當中也比比皆是。所謂付出,可大可小,其分量不是一把秤子可以衡量,有時僅僅是一種感動人心的力量罷了。前陣子參加了一場戶外音樂會,兩名國際知名音樂家在中場休息的時候,看到主辦單位安排了喜憨兒打擊樂表演,便從後場衝到台前來替孩子們伴奏,兩人身上的汗水尚未擦乾,在燈光下和孩子們一起笑的臉龐卻是如此奪目。那一刻,除了佩服大人物能夠放下身段,謙虛地融入不協調的旋律中,更是想對喜憨兒樂隊的指導老師鞠一個躬。若我是音樂老師,為什麼不指導一個資質較高的團體呢?為什麼不去指導一群能奪牌得獎的孩子呢?為何要花費難以數計的時間跟精力去換取零星的掌聲?那些孩子們在演奏樂器的同時,還需要用特殊且誇張的肢體動作來打節拍,觀眾們多少覺得那畫面滑稽可笑,但是那個當下,眼淚直在我眼眶裡打轉,對我來說簡單的事情,對某些人來講卻是既困難又艱苦。學會一首〈古老的大鐘〉是有多難?也就是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有些人會認為讓特殊孩子去學習表演,不只是浪費他們的時間,同時也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只以個人的角度來看世界、以個人的能力來衡量他人,而不願先付出的人太多了,在這種價值觀之下,很多基層的事情就沒有人要去做了。如果司馬遷不花二十年的時間來遊歷四方搜集史料,能寫出令人信服的《史記》嗎?如果孟德爾不花八年的時間培育豌豆,能成為遺傳學的奠基人嗎?做大事的人,必須有無私的心,以及不畏辛勞的精神,然而像指導喜憨兒樂隊的工作,或許在一般人的觀念裡不是大事,那些孩子的心中,卻已經是偉大而無可取代了。

  大公無私的人,不會在乎他人的看法,只要認為是對的事,就會全力以赴,不求回報。如果是人民的公僕,為民服務,更應該有所體認,認真負責,因為在國家體制的保障之下,公務員可說是不愁吃穿的,不必在經濟困頓的時代為了下一餐而困擾。可是,報紙新聞一翻開,收受黑金、貪圖利益、中飽私囊的案子偶爾映入眼簾,小則村里幹事,大則中央官員,就算不想連名帶姓指控他們,這些負面的印象也會不時在腦海翻騰。我曾在社區服務的經驗中認識一位文史工作者林先生,他辭退公務員的工作,為了要專心撰寫社區史,復興當地的舞獅傳統與八音文化,我問他何以維生,他說過得去就好,只求傳統文化不會在他這一代消失。我也曾在莫拉克風災期間看到許多上班族和學生,放下手邊的工作幫忙賑災,每天一批一批人清掃災區回來時,全身髒汙卻滿臉欣慰,只是幫忙整理物資的我,雖然只是小螺絲釘,卻也能切身感受到深入災區的義工們所帶回來的一種悲憫卻又再接再厲的奮起力量。

  只是,個人的力量很小,能做的有限,如果是一個團體或者一個組織,力量就無窮無盡,前提是這個團體或組織要有一致的目標才行。如果領國家薪俸為人民做事,不更加對一己的職責謙虛以待、盡力以對的話,實在是對不起那每個月進帳的數字,那些數字是人民的心血所累積起來的,不是單純考過國家考試就應得的酬勞。《詩經》裡有一篇〈碩鼠〉,諷刺當權者剝削百姓;唐代有一首詩,用官倉鼠來指控偷竊國家財產的貪官,如今讀到這些作品,還是讓人感到心有戚戚。公務員能為國家人民做的事情很多,如果當中有許多官倉鼠,一定會走向希臘的後塵,全國人民努力工作,却養不起尸位素餐的政府官員,悲劇兩字尚不足以形容,一旦發生在自己周遭,那可就欲哭無淚了。大公無私,從自己做起,可以要求他人,但是要先從自己來,這樣才能夠有名有實,發揮影響力;任勞任怨,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或者他人的訕笑而氣餒。有這樣的公僕,國家機器就能順利運轉,人民的福祉,就會在伸手可及之處。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將軍之死──白先勇〈國葬〉中的國族符碼〉,《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2期,2012年9月。

摘 要

  本文從〈國葬〉的內容出發,以小說所提及的人、事、物作引,討論故事中的國族符碼及其所反映的文化。
  〈國葬〉中的輓聯本意是描寫李浩然的功績,白先勇把死亡熟練地運用為寫作材料,以小說中人物的事蹟與靈堂中的物件反映出轉進來台的老兵心態,也反映特定族群的國族意識所帶來的身世之歎。此外也表現出白先勇發出不平之鳴,為父留名的意圖。小說中形形色色的軍人形象,都是利用文化符碼將歷史與小說連結的佳筆,故事中各個反映歷史的物件,都隱隱挑動省外族群集體意識的神經。第一代省外族群擁有和本省各族群不同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小說一方面以諸多物件來表現這種國族主義,凸顯文化符碼在小說中的重要性;一方面也反映出對英雄失意、壯志未酬的嘆息之情。從國/族的角度來看,〈國葬〉都以當時歷史背景反映了文學與真實空間的流動與轉移,而這些似真似假的空間轉換,以及充塞全文的國族符碼,是一個個的隱喻,流竄在讀者的思維裡,形成特殊的美感經驗。

關鍵詞:〈國葬〉、白先勇、國族、符碼、省外族群

字數:19,000+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沒有寫日記了,也許是不想面對自己。這一兩年來,好像做了很多事情,也好像什麼事情都沒做,後者的感覺占大多數。仔細一想,也或許是做了很多不必要的瑣事,於是猛一回顧,發現自己還在原地,還在畫地自限,飛逝的是單純的時間,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人生風景。經歷過的挫折,說痛,好像也漸漸回想不起來了,說體會倒是很多,好好面對自己的脆弱,是一件不得不的功課。

人嘛,不成長怎麼行?

不確定能不能找回寫日記的習慣,事實上已經不必再靠文字來自省了,有時候坐在河邊啜飲一杯茶的時間,騎車經過一座橋的時間,或者看著二輪電影的光影在眼前閃爍的當下,已經在整理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感。沉思是得來不易的恩賜,腦筋能夠在一陣慌亂不堪的歲月中慢慢沉澱回來,再出發或許也不是什麼難事了。//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救正妹〉
2012/05/21

 阿布說他認識了一位正妹,溫柔敦厚又善解人意;更棒的是,還有個配不上她的男友,對感情一向秉持著「一萬次的感動不如一次心動」的阿布,下定決心要解救心儀的正妹脫離苦海。

 「你怎麼知道她身在苦海?」我好奇地問。

 阿布答:「那男的無論外貌、職業、學歷、家世都不如我,讓正妹和這種人在一起實在是有違正義,她當然是只有和我在一起才能幸福,你想,和笨蛋在一起,人生還有什麼光明可言?」

 「那男的真有那麼糟?」

 「他超笨的啦,明明三流大學畢業,還好意思宣稱自己學有專精。更扯的是,那天我約他們情侶檔一起去逛街,他還不辭辛勞地開車接送,自己的工作差點趕不上,還能和我有說有笑,這人實在太蠢了,連她女朋友喜歡我都不知道吶,還傻傻付出那麼多」,阿布得意了起來。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2008/3/16

iBT考試是一項惡魔的考驗,所以其中的聽力測驗說是惡魔的呢喃也不為過,一般而言,如果要從頭到尾傻傻考過去,對高手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對於如我一般的傻蛋來說,沒有方法就去考,跟拿錢施捨ET$沒什麼兩樣,只是ET$並不會因此而有一絲絲感謝,所以題型的掌握是看緊荷包的第一步。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