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後加上星號者,我已經閱讀過。

其實架上不只這100本,還有如《半世紀舊書回味》、《焚舟記》……許多很棒的書,

如果這學期我能全都看完,不知該有多好^^

--



01  文學  一個都不留    阿嘉莎.克莉絲蒂

02  文學  三口棺材     約翰.狄克森.卡爾

02  文學  化身博士     史蒂文生

04  文學  美麗新世界    阿道斯.赫胥黎

05  文學  基度山恩仇記★  大仲馬

06  文學  雙城記      狄更斯

07  文學  白鯨記      梅爾維爾

08  文學  海狼       傑克.倫敦

09  文學  老人與海★    海明威

10  文學  悲慘世界★    雨果

11  文學  憤怒的葡萄    約翰.史坦貝克

12  文學  人鼠之間     約翰.史坦貝克

13  文學  大地       賽珍珠

14  文學  推銷員之死    亞瑟‧密勒

15  文學  動物農莊★    喬治.歐威爾

16  文學  一九八四★    喬治.歐威爾

17  文學  人為什麼而活   托爾斯泰

18  文學  大地之歌     吉米.哈利

19  文學  西線無戰事★   雷馬克

20  文學  蒼蠅王★     威廉.高汀

21  文學  高爾基短篇傑作選 高爾基

22  文學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米奇.艾爾邦

23  文學  水滸傳★     施耐庵

24  文學  三國演義★    羅貫中

25  文學  城南舊事★    林海音

26  文學  兒子的大玩偶   黃春明

27  文學  臺北人★     白先勇

28  文學  棋王.樹王.孩子王★ 鍾阿城

29  文學  山居筆記★    余秋雨

30  文學  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 張文亮

31  文學  十三朵白菊花   周夢蝶

32  小說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董啟章

33  小說  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 甘耀明

34  小說  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 郝譽翔

35  小說  善女人      林俊穎

36  女性護理  身體的故事  譯者:朱恩伶/石大清

37  科學  愛因斯坦的宇宙  譯者:郭兆林

38  傳記  錢復回憶錄(上,下冊) 錢復(3套)

39  文化  台灣的地下水   陳文福

40  小說  不吠       李佳穎

41  文學  回家:顧城詩精選集 顧城

42  文學  父親的道歉信   向田邦子.譯者:張秋明

43  文學  追風箏的孩子   譯者:李靜宜

44  文學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 譯者:周全

45  社會人文  尋找心中那把尺 熊秉元

46  社會人文  優勢臺灣─高希均文集(2) 不詳

47  經濟  經濟學的世界─上.中.下篇修訂版 林祖嘉

48  科學    規範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 江才健

49  科學    醫者的智慧-漫漫醫學路 江漢聲

50  社會  第五項修練    譯者:郭進隆

51  科學    基因聖戰     譯者:楊玉齡

52  財經  張忠謀自傳    張忠謀

53  健康  走過帕金森幽谷  李良修

54  心理  破局而出     黑幼龍.李桂芬

55  科學    費曼的主張    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

56  科學   搞笑學物理    譯者:葉偉文

57  科學   基因煉獄     譯者:潘震澤

58  健康  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 葛文德

59  科學   宇宙的六個神奇數字★ 芮斯(Sir Martin Rees)

60  科學   統計,改變了世界 薩爾斯伯格(David Salsburg)

61  心理  青春戀愛講義   金伯麗‧克柏格(Kimberly Kirberger)

62  科學   生物世界的數學遊戲 史都華(Ian Stewart)

63  科學   生病, 生病, why 威廉斯(George C. Williams)

64  科學   數學小魔女    莎拉‧夫蘭納里

65  心理  夜,驟然而降   凱‧傑米森(Kay

66  科學   細胞反叛     羅勃‧溫伯格

67  科學   血液中的騷動   霍爾(Stephen S. Hall)

68  科學   電腦如何思考   奚力思(Daniel Hillis)

69  社會文化  學術這一行  唐納‧甘迺迪(Donald Kennedy)

70  文學  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 夏祖麗(Julie Chang

71  科學  IC如何創新    特騰(Richard Turton)

72  科學  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 理查.費曼

73  健康  希望,戰勝病痛的故事 傑若‧古柏曼(Jerome Groopman)

74  社會文化  浮生後記   沈君山

75  健康  醫學這一行    潘震澤等

76  心理  真心—我的成長  張淑芬

77  健康  聽疼痛說話    法蘭克‧佛杜錫克

78  社會文化  蒼茫暮色裡的趕路人:何凡傳 夏祖麗(Julie Chang)

79  社會文化  那夜,在安德海故宅,思前想後 張作錦

80  文學  散步       陳之藩

81  心理  換個思考,換種人生--11項必備的思維技巧 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

82  文學  黑熊手記     黃美秀

83  文學  生命的線索    約翰‧薩爾斯頓(John Sulston)、喬琪娜‧費莉(Georgina Ferry)

84  文學  達爾文的夢幻池塘 提斯‧戈德史密特(Tijs Goldchmidt)

85  文學  過於喧囂的孤獨  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著,楊樂雲譯

86        給新新人類    大江健三郎

87        為什麼讀經典   伊塔羅.卡爾維諾

88        數位密碼     丹‧布朗

89        達文西密碼★   丹‧布朗

90  社會文化  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 蔣勳

91  財經  世界是平的 - 把握這個趨勢,在 21世紀才有競爭力 佛里曼

92  社會文化  從黎明到衰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 (套書三冊 ) 巴森; 鄭明萱譯

93  非文學類  十年後的台灣 楊照

94  文學  閱讀的故事★   唐諾

95  文學  LOVE       童妮.摩里森

96  文學  靜止在:最初與最終 袁哲生

97  給討厭數學的人 小室植樹著

98  給不喜歡科學的人 羅伯厄利克著

99  給拒絶思考的人 瑪莉林著

100 藍海策略    金偉燦原著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一、選題、定題

選題,通常是研究者傷腦筋的開始。大部分我們都處在腦筋一片空白的情況,難得有了靈感,或者外在刺激下靈機一動:「啊哩,這或許值得討論喔」卻往往只有零星片段,沒人一下子能細想論文全貌,掌握這些片段非常重要。一開始,我們很難確定題目怎樣最好,但這些想法可以並列為文章關鍵詞,只要撰寫內文的過程中,努力圍繞著這些關鍵詞,就能四平八穩寫完內容。有了以原始靈感為基礎的內容,為它按個題目,不但不難,且有新意。我就是結合了「矛盾」、「用典」、「人間詞話」、「境界」、「辛稼軒」等五個關鍵詞,設定題目。不可忽略的是,選題之前必須對文獻資料有點概念,沒有瀏覽過,不會知道在這領域中哪些已經是陳年老調,哪些是前輩學者較少觸及的部分。閱讀過程中,會有很多想法在腦海裡漂浮,抓取關鍵詞之時,要考慮「有人研究過嗎」、「研究得多深了」、「可能延伸的範圍」、「我要用什麼方法處理」、「我有能力處理嗎」、「相關資料能否取得」、「對這個問題有興趣嗎」、「有沒有參考價值」……等等狀況,當動機、方法、材料、問題都有了,題目也就依稀可見。



二、謀篇

有了明確的關鍵詞,等於有了「點」,把這些「點」連接起來的工作,就是謀篇。我的習慣是拿著筆在紙上塗鴉,例如把「矛盾」作為中心,往外可伸出「境界」、「用典」兩條線,但是這兩線並不是並列的詞彙,要靠「隔與不隔」為橋樑,在這些軸線之上,可延伸出很多「什麼是……」、「舉例」、「各家說法」等細節上的問題,姑且稱這個塗鴉做關係表,關係表到底要旁生多少枝節,必須依篇幅大小而定,對一兩萬字的單篇文章來說,通常衍生三個層次就很足夠了。而後按照關係表排定順序,設定各章各節字數,大綱就算完成。



三、思考點

對我而言,思考點並不完全等同於關鍵詞,還包括了線與線、段落與段落之間的承轉點,也就是例文中很多出現問號的地方,如「王國維何以提出反對用典隸事之說?」、「王國維真的完全反對代字嗎?」、「用典難道真的一無可取?」、「若真一無可取何以古人競相為之?」換句話說,思考點就是在論述過程中,不斷深入核心的一個個問題,每提出一個問題,就是一層思考,解決它,然後再問下一個問題。思考點就好像是文章的關節,沒有處理好,文章可能分解碎裂。



四、蒐集資料

我認為,找資料有兩種,全面式搜尋與定點搜尋,這是廣與深的差別。寫考證、研究概況調查、文獻整理等文章,當然需要鉅細靡遺地蒐羅資料,我曾經為了上百份參考資料而犯頭疼。討論王國維思想之前,我採取定點法搜尋資料,先在眾多文獻中,挑出大家之作,略去碩博士生練筆文,再將重複、相似的論述並比,選用較完整且學界較認同的論點。最後手邊資料自然不會多到讀不完了。



五、行文

有了綱要,等於有了骨架,行文就如同加添血肉,要多出一隻手一顆腦袋還真不容易。只是在行文之時,最好時時回顧,有時候一閃神,錯字贅詞口頭禪會不經意出現,隨時修改,比較省事。此外,行文時多回顧,有助前瞻,避免重複論述同一個子題,或者遺漏子題的情形。



六、瓶頸、因難

以上都說得很簡單,其實每一個環節都曾是困難,遇到瓶頸的時候,最好找同學、老師討論,不要怕點子被人偷走,就算同一個題目,兩個人寫出來也不盡相同。旁觀者清,有時同學輕描淡寫就打通我們的任督二脈,當然老師的經驗也是無窮寶庫,最怕躲起來自練武功,不小心走火入魔就糟了。



七、建議與其他

有時候把書丟掉,身上只留一張紙、一枝筆,更能激發思維敏感度。靈感稍縱即逝,不會存檔在書裡,隨時寫下關鍵詞彙,總有一天會用到!



(2006/3/6)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006/3/2)



潘文國先生提出字本位、漢語兼具音類音值特性等論點,提供音韻學界一個新視角,漢語語音研究必須藉助漢字本身特點,且是有別於西方拼音文字的特點,才能從中得出真正屬於漢語的語音、語法、語用等等語言系統。這個觀點,符合我上學期末語音報告的撰寫動機,可惜的是,我初入此道,撰寫報告過程中即知曉自己能力甚弱,不足以將問題點精闢的指出來,但是也不能說我根本沒有所謂的「問題意識」,如果關於漢字本位的觀點並不是一個問題意識的話,老師又為何如此推崇潘文國先生的文章?矛盾的是,老師竟然沒看出我和潘文國思考點上有相同之處,說真的讓人感到氣餒。



最近幾年,學者漸漸感覺到,討論漢語聲音系統之前,不能不瞭解漢語以及漢字本身的特性,這不僅是個挑戰,也是個新路徑,因為聲韻學者必須回過頭鑽研文字學,因此困難度加高,成為挑戰;但是一旦克服這個文字學難關,必定能走進語音學另一個桃花源,因此是個新路徑。



漢語語音,不是以「音值」作為溝通的基本單位,而是以隱藏在音節中的「音類」來作為拼合應用的工具,自古以來,漢人便知道拆解音類,為音類設立對照表,韻書韻圖就是因此產生,再如,古人在作詩押韻的時候,並不重視「音值」,因而不會將主要元音、韻尾拆開討論,而是將發音相近的合在一起成為一類,這就是「音類」,中國文字並不像英文、拉丁文可以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分開來重新組合,硬要討論最深最細的音值層次,如高本漢、董同龢等人的擬音,真的能夠對漢語語音一覽無遺嗎?



我總認為不是。



假設有一天我們討論聚餐地點,本來應該考量與會者的飲食偏好、交通方便、價位時段,到最後竟然討論起食物應該要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維生素ABCDE不應偏廢,而且還要供應免費飲水,因為人體必須補充適當水分,你不覺得這樣非常奇怪嗎?對我來說,以擬測音值為主的音韻觀點,就有一點奇怪,而我一直思考,到底怎麼辦才能解決內心那個隱然存在、揮之不去的奇怪感覺,辦法一定有,只是想不到。



我看到了問題,知道它可能是個活水,卻不知如何開鑿,於是無法暢飲開闢學問的樂趣,只好悶著頭繼續找工具、找方法。潘文國先生既然有了好的開頭,作了指引人,我只能緊緊跟隨,慎防迷途,如此罷了。愛迪生中學畢業,他的發明是無數次失敗所成就的,我沒有牛頓的頭腦,至少希望有愛迪生屢敗屢戰的精神。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006/02/27,中山大學圖書館8F)



灰浪的鱗身包覆了藍

今天海峽超出憂鬱極限

「為什麼不快樂?」

海面一字字裂出

「因為你,

久──久--不--來--看--我。」

八樓,窗邊

玻璃隔著西灣濛濛

與書庫茫茫

鎔成一灘

相逢淚漬

航行在高處的交織裡

氣笛將氣候將書頁的不捨

帶往下一個城市下一場研討會

整座海峽漸漸遠去的時候

浪花拍上圖書架

窗隙擠進海水味

它們爭相參與的研討會

主題到底是

告別還是重逢?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愛情拾荒者〉

2006/2/22



陽光射來一封信

蒸騰你離去的消息

隨身包袱

加裝了摺疊再摺疊的回憶

沉重了脊樑

疲勞了筋骨

再背不動的隻字片語

彙集成一頁短箋

別來,它說。

幸運的是我乃日間文盲

月下詩人

把陽光灑落的麵包屑

看做通往糖果屋的南針

夜裡我吮著你汗濕的髮尾

掃出的詩句

前進!前進!

決定

一旦捉住你的背影

定扯下那愛情包袱

往天邊狠狠擲去

像流星燃燒成燼

丟棄過去

然後

拾回你



註:午後觀賞侯孝賢電影《最好的時光》有感,寫於和春影城金廳外等候席。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狗年開春,彩券行特別熱鬧,大家都想買個希望,沾染財氣。

狗年開春,打開電視盡是狗過得比人好的消息,街上狗滿為患。

狗年開春,我步行過街,經過了一個傾倒的生命。

一隻黑白相間長毛米克斯靜靜躺在路沿,眼睛半開,是混濁的灰藍。

不必經過觸碰或者試驗,我知道那只是個再也不會跑動的軀殼。

無人問津,包括凝視半晌之後漠然離開的我。

多麼諷刺啊電視上的紅領西施、穿鞋拉拉;

騰越過電視畫面的黃金獵犬尚不曉得生命還有可悲的一面。

有一天也許流落街頭,牠將滿臉疑惑,怎麼會這樣?

約莫十分鐘前我才在另一個街口看見幾週大的小朋友狗,牠給我的震撼遠不及躺下這隻。

牠彌留之際也許只求一個活命的希望,咫尺天涯卻沒有一個家、甚至一雙撫慰的手。

對面掛著紅色招旗的彩券行老闆,生意應接不暇。

人人都想買個希望,人人都想趁狗年沾點旺福,比賽誰的狗最幸福打扮得最漂亮。

但還是有很多人,只顧著自己的希望,忘記了狗兒也有希望。

對狗兒好一點,給牠們終生的承諾,才是牠們想要的啊。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