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的五四運動,是我國新文學運動的發端,也影響了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開始。事實上,中國新文學的發展具有兩岸一致性。五四之後,由於台海兩地都陷入民族危機意識之中,於是在當時東京的中國留學生,成立了許多組織與刊物,辦起報紙雜誌,作為兩岸學生交流的方式之一。也為台灣培養了許多發難的詩人。例如張我軍、賴和、吳濁流等。
-----
1915年的五四運動,是我國新文學運動的發端,也影響了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開始。事實上,中國新文學的發展具有兩岸一致性。五四之後,由於台海兩地都陷入民族危機意識之中,於是在當時東京的中國留學生,成立了許多組織與刊物,辦起報紙雜誌,作為兩岸學生交流的方式之一。也為台灣培養了許多發難的詩人。例如張我軍、賴和、吳濁流等。
臺灣新詩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迄今有不少爭議。一般來說,是在1923~1924之間,而新詩發展到今天,大致上也被區分為四個時期。無論怎麼分,都不脫「發源=>過渡(融合)=>西化(現代化)=>回歸」這個脈絡。臺灣和大陸學者多在年代的分野上產生歧見,其實對讀者來說,並不是個重要的問題。人們總是注意新詩的藝術性,很少會去思考其歷史。
^演員:亞歷山大安柏╱克莉唐娜羅肯
^分級:護
^類型:災難
打開電視偶然看到,以為是與美國911事件有關的片,引起我的興趣。
看到一半,才發覺其實只是一部空中災難片,不去理會片名的話,跟「七四七絕地任務」差不多,典型的美式英雄故事。也可以這麼說,片名與內容一點關係也沒有,我被「馬扁」了。
故事大致上如此:美國連續發生三起離奇空難,聯邦航空局探員尼爾認為絕非單純意外,並大膽預測一架在國慶日飛往華府的672班機,將導致下一個災難。於是他不顧上級的反對,登上飛機警告機長停飛,沒想到飛機竟早已被歹徒肯恩修改晶片,他在地面遙控班機,企圖讓它們衝撞東岸最大的核能發電廠。尼爾與機上人員協力合作,最後安全著陸……
相信我,這故事與其他空難片比起來,沒什麼特出之處,趕流行罷了。
在查看網頁時,有幾篇影評以為本片是911事件的「預言」,為此他們感到驚訝。我抱著懷疑的態度,在搜尋器中鍵入「911事件」,確定了二者的日期:
2001/9/11 美國911事件
2002 驚爆911上映
以好萊塢拍片速度,說電影是在搭時事熱潮,應該不會錯。
電影是藝術文化之一,可以虛構,可以寫實。可以在虛構中融入真實,而那真實是不需要與「史實」完全切合的。我雖肯定藝術的這項特點,但對此片的英文片名認同度,還是比中文片名高。這部虛構大於寫實的電影,寫的是空難,而不是911的歷史。中文片名真的是胡扯懶蛋的東西。
到頭來,我只是不喜歡被騙的感覺。
如果把業餘作手也算在內,國內的詩人要以「萬」為單位來計。光是瞧瞧那些出版過詩集,比較著名的詩人就達數百人。台灣人寫詩愛詩是有淵源的,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詩的民族,台灣人承繼中華文統,自然不落人後。另外,台灣詩人的群體意識與奉獻精神,使得「詩」能夠在動盪的時代中,棲身並活躍於詩社與詩刊之中。
「新詩」是現代文學中,包含作者主觀感受與主觀創造最豐富的文體,台灣目前使用的官方名稱是「現代詩」,坊間也有使用白話詩的。正式使用時,當然是以官方定義最不具有爭議性。台灣的新詩發展,在整個華人世界中,居於領頭地位。就歷史發展而言,台灣的新詩分階段受到了日本文化、本土意識以及西洋理論的重大影響。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聯合文學。
閱讀日期:2004/10/15於高雄復文書局。
(*J*)/
幾年前,就聽說這本書值得一看,正巧我遇到初版售罄而新版未刷,那是一段不算短的空窗期。時至今日,幾乎忘掉這段歷史的同時,書局的特價活動重新把這本書大剌剌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於是我拿起,委身於書店內較不被打擾的一角,把書讀完。
這是一位拉子的絕命書,她在結束自己生命之前,為自己寫了一本遺書。遺留的是她在愛情中的喜悲,以及生命存在時的孤絕與煎熬。
我也是孤獨的,一個人在書店閱讀也是孤獨的,愛情裡、生活裡都是孤獨的。
可是,我的孤與邱妙津的孤不同,於是我對她的深切痛楚與割裂靈肉的血淚,無法感同身受。我當自己在閱讀一個故事,一篇小說;我當自己在體驗一方價值,一場文化。可惜我不太願意剖析自己,因為每次都感覺像在剝洋蔥,每一層都是重重的刺激。
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最後走向死亡,旁人的結論其實都是臆測。她在法國日本台灣的感情世界,都是殘缺的美。而她筆下的自己,我覺得是兼具真實與欺騙的矛盾。她的訴說也許是真的,但她的心情也許是有點假的。如果她不是在寬慰自己、救贖自己,又何必為自己的生命劃下大大的驚嘆號與問號?
她,讓我想到黃國峻,另一顆年輕的隕星。
我,看著他們流向天邊,欣慰自己的雙腳仍踏在溫潤的土地上。我們是不同世界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