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4
林登順老師演講筆記--民間文學中的鄭成功與施琅
1、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葉限」的故事乃格林童話灰姑娘之前身。
(1)三個困難的解決
(2)一個女孩受到後母虐待
(3)遇到王子
2、全球相關於灰姑娘故事架構者約有五百多種。
3、孟姜女故事之事件原型本甚簡單,越來越複雜而完整。
4、民間文學可簡括為「口傳文學」。
5、章回小說皆不屬於民間文學,但可界定為(通)俗文學。
6、民間文學,具「變異性」、「展演性」。
7、民間文學可以是很國際性的,但鄭、施故事卻是很本土的。
8、施琅被大陸視為傑出軍事家,台灣學者不以為然。
9、鄭成功出生時有異象之說:東海長鯨投胎轉世。
10、施琅亦不遑多讓,其母乃因神光射向胎腹而降生。傳說中為五花豹轉世。
11、二者各方面都互相比附。
12、鄭成功來台之前,已有約十萬漢人移居台灣。
13、鄭成功真的「移孝作忠」嗎?反清是為了復明還是個人利益考量?
(1)忠信-->對人
(2)忠誠-->對國
(3)忠恕-->對部屬
(4)忠直-->行已
以上皆不盡然,其中許多考量是為了鄭芝龍的安危。
14、圖騰與民間文學的關係。
--
期末了,一些筆記講義等等堆滿房間,有些不成系統的還是回收掉吧,又覺可惜,貼到網誌看樣子是不錯的選擇。
- Jan 14 Fri 2005 05:01
林登順老師演講筆記--民間文學中的鄭成功與施琅
- Jan 10 Mon 2005 04:14
【016】《台語詩》公孫仔 / 美紅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Jan 09 Sun 2005 06:33
【015】《漆黑》之她像湖\他像虎 / 葉覓覓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Jan 08 Sat 2005 06:06
【014】遺書練習寫作 / mulonny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Jan 08 Sat 2005 01:38
我讀《歷史、傳釋與美學》
葉維廉著《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1998.3。
(一)內容摘要
無論任何美學觀點或文學理論,當我們要尋找跨文化、跨國度的共同規律時,一定會遇遇到歷史背景差異,以及作者與讀者觀、感、思、構不同的問題。面對同一事物,中西方往往會用各自的方式去解讀,若完全將西方思維橫向移植,直接套用在中國文學作品上,無疑是一種暴虐的破壞。本書是一系列「比較文學叢書」之一,作者企圖以傳釋學、整體歷史觀來達到東西文學的互比、互照、互對、互識。若以作品為核心,本書定位應在「作品與作者、讀者、文化歷史」的交互關係上。作者除了有效地說明知識與論述行為內在的設限性和暫行性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從中國古代思想中,提昇出一套可以為現代中西思想危機解困的識見。
(二)讀後心得
葉維廉先生曾說,中國詩側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而英國詩傾向「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兩句話給人不少想像空間。從書裡的說明,可知西方具有悠長深遠的象徵、析解傳統,難道中國沒有嗎?應當是有的,不然「比興」就毫無討論之處了。同樣是山,同樣是水,只是中西所觀、感到的不同,因此解析與傳釋方法有別,如此罷了。
雖然中國詩畫「見山是山」,但其中的美並不因此喪失,而是透過山水中的「空、虛、無」來呈現,換句話說,中國藝術的美,不是由作者或其他人來告訴你,而是由觀賞者「有所感」然後「有所知」的。詩畫中的留白,套用余秋雨先生的詞彙,是藝術作品的一種「召喚結構」。當傳釋活動沒有被「圈定」,才可以擺脫語言文字的束縛,無論是政治上的或權力上。
比起西方,中國很早就在為破除「名」的限制作努力,不表示中國的統治階級不會拿語言意義作為手段,這部分的雷同,還有許多值得研究之處。我們可以看到西方以四元素解構自然,又用教義詮釋自然,所謂的「人、地球、上帝」互映互應的圓環世界觀是普遍被認識與接受的架構,為了鞏固正統,不惜殘忍對待別有突破的科學家、思想家。
西方甚至發展出「魚的存在是樂於被烹,所以快樂地跳到釣魚者的手中」的觀念。這段話令我憶起泰戈爾類似的句子:「若鳥從海中叨起了魚,魚應該感到快樂。」當然,並不能強把二者等同,根據葉氏的理想,必須考慮二者歷史背景,和不同文化的傳釋方式。也許我們在仔細分析後,可得完全不同的解釋,探討其中「為什麼不同」,比起刻意得其同,來得重要。
提及意義組構和析解活動鞏固權力架構,不禁思考,當我們認定某種語言是權力的象徵時,這種「定義」是否也是強制的「圈定」行為?例如作者舉《女誡》,說明古代連女性都會成為壓迫女性的推手。我近日卻讀到不一樣的意見,大概是說:「中國《女誡》等許多教導女子的篇籍,是女性長輩私下傳授給年輕女子的,母親告訴女兒要守德持家,天經地義,現代社會亦是如此。」再想,若這些教條真是「公然」的律令而非私下的教誨,是否也反應出漢、唐時候的男女關係其實比想像來得開放呢?如果上述的幾個敘述是可能的,那麼葉維廉先生是否也犯了對歷史不了解的謬誤?不是要挑毛病,而是想試著用本書的觀點來思考問題。
西方在十八世紀後,開始要破除「被圈定」的詮釋理路,而中國近代卻相反地拿西洋理論來「拆解」傳統文史哲合一的觀點。我樂觀認為,在資訊發達、比較文學有成的今天,中西的文學、美學理論,在一番折衝後,將會是殊途同歸。
--
2005/1/4
-----
- Jan 06 Thu 2005 04:10
【013】雨巷╱戴望舒 (兼讀後感)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