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心得

  一學年的聲韻學即將告一段落,自問,我學到那些東西?失去那些東西?

  

  課堂上,我學到的聲韻學,是規規矩矩、穩當而適中的。事實上,老師的紙本、口述內容,都不及老師所期待的那樣多元、精彩,老師理想中融合新觀念、跨領域的聲韻學,還停留在未徹底實踐階段,不過已經有了開頭,這是必須肯定的部分。問題不是出在老師努力不足,而是在個性過於溫和保守,相較於某些聲韻學者的「敢言」,老師所有課堂上所提到的,都於書本上可見,於是少了「出乎意料」的趣味。再者,當學弟妹聲稱太難、太多、太深,或者與老師有了無關於聲韻的對談時,老師總是退讓而修改自己預計的進度,因此我們能學的東西就少了,而且是在「意料」中地減少著。我學到了聲韻當中,各中文系都會學的部份,也學到中文系學生對待聲韻的普遍「傳統」,「因為老師人很好,所以盡量賴」這句話,我曾經從碩班同學口中聽到,也用一年時間體驗。(其實有時候我也是抱著苟且的心態去上課的啦)



  無論如何,最珍貴的是,老師引領我們進門,沒有破壞我們對聲韻學的喜愛,如果真有同學從此怕了這門科目,問題應當出於他們自己,若非他們用力不夠,就是天性無法相應。維持對同一事物的喜愛是很難的,尤其對我而言,因此這一年來,我不敢說自己夠用功、讀了多少書,但我努力維持一種「感覺」,既不敢鑽得太深,又不至流於忽略。目前為止,試著不讓興趣之火熄減的過程,使我學到最多。有人說,不是愛到無法自拔才是愛嗎?但是,周敦頤曾說,他對最愛的蓮花是執「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態度,誰說他不愛蓮呢?我對聲韻學的感覺就類似如此。



  再者,也要感謝老師鼓勵同學們參加演講、演討會,在老師身上,看不出派系之爭,只有對學術的熱情。所有在聲韻學領域中付出心血的,都值得一探,這是我從老師身上嗅到的味道。於是,我也從幾次聽大師、各方學者的演講場合中,學到不少觀念,只是都還零散,呈現片段、拼圖般的樣貌,少了拼揍的方法。



  到此,我個人的問題顯現出來,我喜歡在前人的成就中蒐集材料,卻不想襲用前人的方法,除非到最後,真的無法想到解決之道,才會採用舊有的方式。這也是為何,我取得老師二本論文,至今未加以閱讀,以及為何至今無法決定研究方向之因。我想,在學習聲韻的過程中,我失去最多的,是時間,是腦細胞,但絕不會是樂趣。



  甚至,我將家中的狗取名陸法言,希望每天叫這個名字,會有特別的靈感。的確是想太多了,況且,不只各方意見群起反對,連狗都不理采我,後來將就改呼牠陸陸(嚕嚕),只盼有未來有機會再養「法法」和「言言」囉。



  無論如何,這一年的聲韻學是值得而有趣的,老師和學生們,都應自豪。



二、問題

1.中州話既是宋以前的官話基礎,宋政權南渡後,中州地區受轄於金(1115~1234),雖金源一國之漢人仍說漢語、讀漢文獻,是否中州地區之官話受到女真語沾染,進而才有元代官話的形成呢?若是,女真語影響中州官話的程度如何?



2.金人曾編纂韻書、韻圖,但在近代音韻的討論上,似乎對金代韻學的著墨較為欠缺,其因為何?(雖說金代韻書、韻圖皆承北宋之體,但考金代科舉,有部份科目是特別為女真人設立的,除去政治因素不看,是否在這背景之下,也曾有特為女真人編定的制韻參考書?)



3.《漢語音韻學》頁63,董氏討論[-]時,有如下推論:「如果下面的『莊、牕、雙』等字是[-],這些字非假定為[-]不可。如果『莊』等是[-],它們就可能是[-]。不過從歷史的觀點說,還是假定有介音[i]好些。」那麼,上述之歧異,以及所謂的歴史觀點,都與「三等」有關嗎?如果是,為何董同龢不明說?是否還有其他考量因素?



4.為何到了近代音的時代,中國人仍未想到去設計聲調的符號呢?



5.在今年聲韻學研討會中,似乎蕭宇超先生指導下的研究生,對中西語言理論兼有涉躐,他們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是王老師理想中的情形嗎?若以王老師理想為指導方針,他們論文中的優缺點為何?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28×15公尺的球場中,每位球員都應當有一雙翅膀,當他們振翅而飛的時候,便產生壯麗的波瀾。



  可是不是每一位上場的人,都有機會飛起來。有些人,譬如我吧,還在觀察自己能夠飛翔的空間有多大,還在擔心是否碰壁受傷的時候,已經被換下場了。於是我總是懷疑,是不是翅膀被人偷走了?還是不注意的時候被人換上了一副爛的、飛不好的?



  經常坐在板凳上偷偷計算,所謂的先發大將,從跳完球碼表開始計算的那一刻起,要經過多少失誤以及多少時間,才能進入狀況。然後我常常羨慕在場上奔馳著的她們,可以擁有如此多試誤的機會,可以不斷重新起飛,直到她們飛得好。我通常只需要一次失誤,就得把翅膀收起來,黯然走回板凳。



  於是越來越能體會,有些抱著熱情加入的新血,是在什麼樣的心情下遺忘了她們的翅膀;相對於男籃中,新人壓過老將的現象,也許男女球隊中翅膀生鏽的族群不同,相同的是,都有人的翅膀生疏了,最後失落。



  我的翅膀,也許還沒有飛的機會,但是我知道它們還在我的背上。太多的因素阻擋過我,終於在二十四歲的時候來到這28×15公尺的國度,如果我會因為那一點點挫折就收起翅膀,我想我一開始就不會來。



  曾聽造型師說,平常洗完頭就把頭髮梳順,出門的時候就不必花太多時間整理頭髮。球員的翅膀也是一樣,平常就要好好保護、練習展翅,當教練給我們機會的時候,才不會頻頻墜落。我樂觀地相信,遲早有一天,我們這些差點遺失翅膀的人,也都可以飛抵那夢寐以求的高度。



  翅膀從來沒有消失,其實一直在我們的背上。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樂娜玻璃瓶墜落,啤酒香和玻璃碎片在房裡噴發出火花般氣息。

  

  啤酒是為了慶祝,慶祝是由於木鐸盃籃賽奪冠,奪冠是由於球員們拼死付出。而勝利的喜悅早在慶功宴上凝聚至最濃最厚,沒有啤酒,似缺少一種灑溢的感覺。



  宴中,豆乳雞、蜜汁雞、香菇雞、竹筍雞,還有苦瓜鳳梨雞,其實都該配啤酒,每桌兩小盤的辣蘿蔔,更應該一口一口混著啤酒下肚,可惜大夥兒都得騎車,而且不是人人都能喝。



  小時候也曾對大人們的酒國文化感到疑惑,為什麼要乾杯?為何宴席中,當桌下的台啤全替換成空瓶的時候,桌面上的老臉會流露幾許感慨,好像酒喝完了,宴席也該結束了,酒在體內發酵出滿足感,酒杯碰撞出的熱情也為場面加溫,道理何在我一直都不懂,卻頗為認同。如同在球場上,皮球應聲入網的剎那,場邊人不自覺從心坎投射出的吶喊歡呼,都是一種反射。對吧,也許啤酒在飯局中所產生的化學變化,也是文化的反射動作。



  想起幼時有次參加婚宴,不小心踢倒桌下最後一瓶棕色玻璃瓶台啤,全桌的大人們不約而同發出唉呀的嘆息,我不懂,當芭樂汁或柳橙汁打翻的時候,他們不會這樣,為何啤酒就會呢?啤酒沒有比較貴啊?



  雖然現在還是不懂,但立場改變了。歡慶場合,杯子裡如果沒有金黃的液體,感覺就怪怪的。有次與舅公姨婆等老人家聚會,我的杯子不斷被注滿,他們什麼都沒說,我卻明白,老人家眼中的我,已經算是個大人。



  可是在同儕或者校園的聚會中,酒還是極少出現。其實喝起來就跟汽水差不多,稍微喝點,氣氛加溫,不也很好?壞就壞在酒給人印象不好,會影響行車安全,會讓一個人變得瘋瘋癲顛。如果只喝一兩口就醉了,那也只好放棄這微醺的幸福。我很幸運自己不是只喝一兩口就醉的那種人。



  今天,2005年5月27日,高師大女籃勇奪九三學年度木鐸盃冠軍,二連霸的獎盃特別小,意義卻非凡。雞伯的慶功宴氣氛非常high,冷氣如同虛設,可是總少了個句點。荷包扁扁的我,到小七買了最便宜的玻璃瓶啤酒回家,小酌著散場後不斷延續的快樂,最後讓瓶身墜地的那一拐,很結實;對勝利的回味,也很結實。



  啤酒,總是必要。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第二十六屆南風文學獎決審結果



古典詩: 第一名-與留滯同窗遊阿里山兩首   國二乙 謝秉寰

     第二名-詠林黛玉          國二甲 黃思萍

     第三名-懷友            國三甲 張耕華

     佳 作-試問佳人          國四乙 沈威廷

         冬夜獨行即景        國二甲 徐偉強

古典詞: 第一名-更漏子           國四乙 黃郁雯

     第二名-眼兒媚           國四乙 阮建安

     第三名-鶯啼序           國四乙 沈威廷

     佳 作-菩薩蠻           國四甲 楊淳淳

         采桑子           國四乙 廖玟婷

古典散文:第一名-梅塢先生傳         國二乙 陳泓睿

     第二名-胡力乘傳          國二乙 江毅中

     第三名-陳君正發傳         國三甲 陳怡嘉

     佳 作-霽遠樓記          國三甲 張耕華

         遊南元農場記        國二乙 陳怡婷

現代散文:第一名-灰燼            國一乙 林怡汝

     第二名-凋零的羽毽         國三甲 張耕華

     第三名-關於貓,和貓的時代     國碩一 曾**

     佳 作-永和市永寧街七十二號三樓  國四乙 阮建安

         自由、孤獨、無意義     國四丙 莊立民

現代詩: 第一名-讀哈維爾圖像詩       國碩一 曾**

     第二名-秋訪外曾祖母        國四乙 李宛真

     第三名-蛋炒飯           國四乙 徐嫚鴻

     佳 作-關島 Santa Maria Cathedral國四丙 林筱雯

         於是,你便微音鏗然了    國四乙 沈威廷

極短篇小說:第一名-吳先生          國二甲 沈信宏

      第二名-行刺           國二乙 謝秉寰

      第三名-頃刻絕望         國二甲 林羿汝

      佳 作-領巾           國二乙 汪品潔

          左右           國二甲 張琬鈴

短篇小說 :第一名-阿明           國二甲 沈信宏

      第二名-媽            國二乙 林淑靜

      第三名-原野微風         工教三 陳信州

      佳 作-鳳凰           國一甲 劉婉柔

          變卦           國二甲 陳慶哲

------------------------------------------------------------------------------


南風文學獎組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最近腦筋空蕩蕩的

從研究計畫提出來之後持續到現在

不過那並不是我碩論的主題

只是規劃出來

打算以單篇論文的形式

一部份一部份發表出來

好了

回到問題所在

每次忙完一件大事

身心就得休息好一陣子

算算我已經睡了好幾天、也純休閒好幾天

九號到十一號三天還請公假去參加球賽(高苑盃籃球邀請賽)

我一直都在做我平常喜愛的事

可還是空蕩蕩的

無力

無法思考

無法平靜

無法完成行事曆上的規劃

總之連喃喃的習慣都像是吃力的勞動

寫不出東西

喊不出情緒

找不出盲點



哭不出來



也許我該硬著頭皮做些事吧

即使腦筋是空的

……

(沒有句點的,句點)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