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9/6 
方言是什麼

方言是語言學的一環,是我一直避免去碰的領域,寫碩士論文的時候,難免要處理方言材料,我總是把這個部份縮到最小,然後引用某個學者的話來作為證據,就這麼寫完了一部與清代韻圖有關的研究。進入博士班前的暑假,拜讀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之賜,對方言材料有些改觀,這是一個值得花費心力投入的領域,我也許不會將自己埋葬在方言學裡,但是方言學的材料與方法,絕對是研究傳統音韻學,或者漢語語言學時,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來看一個比較表(羅常培1978: 72):

〔京粵調值異同表〕

調類

陰平

陽平

陰上

陽上

陰去

陽去

上陰入

中陰入

陽入

例字

粵語

九聲

53

11

35

15

33

22

55

33

22

京語

四聲

55

35

214

 

51

全清全濁35

次清次濁51

例外55214

           

這個表看不看得懂不重要,其中調值的數字可當作音階,大致上就可以讀出音調。來看「衣」這個字,在粵語中讀53,在北京話則是55,也就是國語注音的「一聲」,因此在不同方言中,所有的陰平調都有各自的發展,並非所有叫做「陰平」的字都讀成注音第一聲(55),亦即中國各地方言中的「衣」字讀起來,都可能是不一樣的,但仍稱做陰平。

方言的歧異性由是可知,而且一個人一輩子也不一定能了解他所要研究的方言到底如何,但是如果能精通某個方言,就可以更容易地推測其他地域、其他時代的語言,因為這個方言,就是重要的參考點,而我所欠缺的,正是這樣一個有力的參考點,所以有種想要把碩論撕破重來的衝動。

方言是一種「地域性變體」,如果閩、客語是方言,中國人的共同語是北京話,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將北京話視為方言,這是相對於整個漢語來說的。漢語中所有的分支都是可以是方言,但共同語只有一個,是各地都能通用的那一個,通常共同語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與經濟、政治的約束有關。如果我們把教育部近年來語文改革的政策看成是又一次的政治約束,三隻小豬真的有像記者所說「破壞傳統文化」那麼嚴重嗎?

方言的差異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人口的擴散看地理的影響;二是語言發展的不平衡性。(詹伯慧2000: 3-4)就研究的方法來看,則可分為歷史語言學、描寫方言學和方言地理學;按研究內容的不同,則大致分為兩類,一為普通方言學,另一類是某種方言或某幾種方言為對象的研究,例如漢語方言學、德語方言學等。(詹伯慧2000: 5-6)總而言之,方言學是社會語言學的主要層面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