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2001/05/27)



從我的觀點,其實有些不能接受康德的實踐理性,最主要原因在於:大自然所創造出的每一個個體都是不相同的。康德的義務論主張:讓你意志的準則永遠得與成就普遍原理的法則共進共容。簡單的說,就是一種無上命令;無論在何種情況之下,人都應該遵守的法則。



既然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會有所謂的無上命令存在呢?我問這個問題,就好像是問你:為什麼每一個相異的三角形都有一百八十度的內角和,問來有點白痴。雖然我不太清楚哲學的道理,但把我自己放入其中,隱約又滿符合的,難不成哲學家們畢生的思辯,其實是自然道理的分割?



為了釐清觀點,我發現我只是懷疑。我懷疑康德,懷疑邊沁,懷疑皮亞傑,不是因反對而反對,而是,前面說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哲學家有哲學家的說法,我也有自己的考慮。本書作者在闡述人本教育的重要,乍看之下很符合人的本質,需要什麼便給予什麼,卻產生了很大的問題:人由累積經驗而學習成長,人缺乏經驗,難道任何的事情藉由實際體驗真的比口頭上的灌輸好嗎?



在國外,人本教育制度下的夏山學校,的確發生了問題,而且幾近無可救藥的地步。當我們抱怨正規教育的乏味與苦悶時,至少應該慶幸掌握理性的師長們,為學生阻擋了犯罪、毒品、及其他的惡。



人本教育的立足點是好的,人也的確需要靠經驗來了解這個詭譎多變的世界,但有必要揚棄灌輸性的道德良知嗎?或許有人的解讀不同,我還是懷疑,允許學生體驗吸毒的感覺而不加以制止的那些夏山老師們啊,你們是不是病了,是不是腦子不通了;是不是誤解了人本教育的真正含意?



人本教育教人適應社會,並不教人適應黑社會;人本教育強調認知的經驗無法假手他人,並不表示人經歷壞事才能斷絕壞事;人本教育說這是個無限變化的世界,並不表示這世界無任一定理可尋;人本教育說人要自己去發展,並沒有說老師可以不負引導之責;人本教育說人本教育就是愛的教育,愛的教育不是應該要有關懷、責任、尊重含了解嗎?不是只有給予自由啊!



人本教育者要做而能做的事為:

(1) 基於兒童原始的創造特質,發展兒童認知上的抽象能力。

(2) 塑造多樣化的環境尤其著重身歷其境,並廣泛引介種種素材,透過體驗、思辯、感悟與討論,豐富兒童的經驗世界。

(3) 適當選擇教育內容的鏡頭所採取的角度及所聚集的人與事涵育兒童的人類愛,並引領兒童批判的投身於人類大文明的創造活動之中。



關於人本,之所以曾經是一件極為熱門的教育改革浪潮,多少是因為上述的烏托邦理想具有充分的吸引力,當然還因為在這個地球村裡頭,有令人稱羨的成功範例。教育本應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動,不能忽略的是,中國人與西方人的文化與解讀方式具有天南地北的差異,中國歷史中,科舉制度從無到有,然後能夠延續至今,並不是偶然;將道德倫理置於最優先的正規教育,也不一定就是違反人性的,當然,若是人本教育辦得好,絕對是學子的福音,但是說到台灣迄今的成功經驗(森林小學),我們不可以忽略的是,森林小學的學生都是入學之前經過嚴格挑選的,這一點模糊掉了人本教育的信度與效度,若非如此,森林小學會不會同夏山學校一樣走入死胡同呢?我不知道。適值教育改革的轉捩點。我樂見多元化的教育思潮的展現,包括人本。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