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定淼:〈「切腳」、「反腳」名義〉,《古漢語研究》,2004第1期=62,頁30-31。



作者於文中,首先整理《漢語大詞典》、《辭源》修定本、龍潜庵先生《宋元語言詞典》及《中國語言學大辭典》中對於「切腳」一詞之解釋,前三書都把「切腳」釋為「用反切上下字代替本字」,照此理解,「切腳」也就是「切口」之類的隱語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從宋代直至現代,「切腳」一向被用作注音反切的別稱,如陳振孫、韓道升、陳澧等人之說。



但作者在以上的整理中,發現一個見於唐人著作卻在各辭書中均失收的音韻術語:反腳。據作者考,「反腳」顯然就是注音反切,「注腳」、「反腳」同見於唐代,和「切腳」都是注釋性語言。「腳」的詞源雖然未明,但大體可以肯定在唐宋語言中應是注釋語之類。



總而言之,「切腳」一詞,歷史上使用過的意義應有三種:一、自然分音詞和自然合音詞的複音節形式。二、注音反切。三、切口。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