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竹:〈簡評顧炎武關於上古聲調的認識〉,《內蒙古大學學報》,36:2,2004.3。



顧炎武是科學古音學的奠基人,他對聲調的認識是通過《詩經》等上古詩歌、韻文的研究而得。他認為上古漢語中已有了平、上、去 入四聲,而且每一個漢字都有固定聲調。他同時也看到上古詩文押韻中的「不規律」現象,於是顧氏為解釋上古的詩文用韻中的「四聲通用」現象,提出「四聲一貫」理論:認為一首古詩中,本應同調相押,如果可以四聲並用,那麼是因為一些字的聲調發生變化。而且這種轉變是隨意的,只「在歌者之抑揚高下而已」。



顧炎武並不真正承認一個字有多個聲調,因此,「四聲一貫」只是顧炎武面對先秦詩歌韻文中他無法解釋的「異調相押」所提出的應急之方。對上古韻部的認識錯誤造成了他對聲調的認識不當,主要原因有四:



1、韻部分得不細緻,而且入聲韻沒有從陰聲韻中獨立出來。

2、對《詩經》的韻例不太清楚,把合韻、換韻都看作同韻。也有搞錯韻腳,把有韻看作無韻,或把無韻看作是有韻。

3、對韻腳字的上古韻部的歸屬有錯誤。

4、不承認《詩經》中的確存在異調押韻,而全部用四聲一貫來解釋。



上述原因,作者舉了不少《詩經》中之實例以證,除此之外,作者認為還和顧炎武對聲調的性質的認識有關,顧氏強調平、上、去、入的主要區別仍在音的長短,而輕重只是個別特徵。但我們知道一種語言中的四種聲調不可能只用音長就可以明確區別開來,因為這不符合語言的普遍規律。



況且,入聲的特徵不只是音長上的短促,而且發音上由於塞音韻尾的存在而表現出「急收藏」的特點。顧氏也認識到入聲的這種特點,指出:「平聲最長,上去次之,入則咄然而止無餘音矣。」但由於受到四聲一貫理論的局限,使他搞混了兩者的因果關係。



顧炎武對上古聲調的認識雖有不足的地方,但正由於他開創了以上古詩歌韻文押韻為依據來研究上古聲調,並做了最初嘗試,才使後來的學者能在他的基礎上不斷取得更大的成績。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