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聲韻學時,本欲與周公開起討論會,可我一問他懂不懂血型,他一句話「你去問扁鵲啦」說完,就不理我了,我仿佛被將了一軍,頓時清醒許多。



古時候,中國並沒有音標,所以不像我們可以很明確地用ㄅ和ㄣ以及第四聲,拼出「笨」的音,如果用「ㄅ」 、「ㄣˋ」連讀來罵古人,他們疑惑的臉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就真的像個笨蛋一樣。



但是,中國人並非笨,之所以沒有音標的發明,是由於不需要。中國文字是方塊字,不同於拼音系統,在拼讀的需求上很不明顯。箇中原因很多,重要的是,什麼時候才開始有「需求」呢?答案是:佛教傳入之後。



異國語言的輸入,產生拼音、改讀的需求,不然就讀不通佛經,中國人於是發展出獨特拼音法,不是用「音標」,而是用兩個「字」的「字音」來剪裁出另一個字的字音,叫作「反切」(我認為應讀作「翻竊」),如同「榜,北朗切」。青少年常把「這樣」讀成「醬」,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看似複雜的拼音方法,卻是歷史上使用最久的拼音法。



記載「反切」的書,稱作「韻書」,簡單講是古人的字辭典,雖然他們只讀中文,不用讀其他科目,惰性還是有的,遇到一個不會唸的字,與其查字典,不如將就給他唸過去,反正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差不多嘛。再說,古人作詩押韻,總得字斟句酌,帶一本厚厚的字典那裡還有飲酒賞月的雅致,基於種種指向「方便」和「懶惰」的原因,並參考印度人的字母表後,研發出韻書的「簡編圖表本」,也就是「韻圖」。



韻圖百百種,和坊間書局架上的字辭典琳瑯滿目的道理差不多。其中有一本《經史正音切韻指南》(簡稱《指南》),是元朝人編的,裡頭圖表邊上,常標記著「通」、「廣」、「侷」、「狹」其中之一,我就是在讀到這四字的意義時,眼皮不小心掉了下來。



通、廣=表格中第三橫列的字太多,借放在第四橫列。

侷、狹=無上述情形。

通、侷=第四橫列本來已經有字了。

廣、狹=第四橫列本來沒有字。



後來我靈機一動,把上述想成了血液四型,AB、A、B、O。



假設第三橫列的字是A,第四橫列的字是B,那麼在第四橫列中,「通」會造成「A、B並存」,「廣」只有「A」,「侷」只有「B」,「狹」則「空空如也」,如果表格中空無字的情況叫做O,「通、廣、侷、狹」就類似「AB、A、B、O」了,總之,韻圖是拼音內容的配對,血型是血中抗原的組合,道理不遠,湊合在一起還挺有趣。至於我是怎麼推出來的,有人問我再回答,不然全打字出來,篇幅也是不小(其實是懶)。這一個小小的比對,讓《指南》的條例變得簡單好記。



讀中文古書,也可以帶點說笑,也可以帶點科學,只要有趣,只要能促使進步,有什麼不可以呢?中國文化不僅是老傳統的舊產物,既是當下,也可以是未來,如果在一些胡思亂想之下,能夠有所啟發,也許有一天能夠開創出新人耳目的境界來。至少,我希望是這樣。



2005/4/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