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康:《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台北:文史哲,1990.8。



(一)內容摘要



由書名可曉,作者著書的核心為「創作論」,而非走一般中國文學批評的老路,僅討論較表面的「批評史」的發展。張少康先生在其序中有言:「我國古代文藝理論遺產中,雖然像《文心雕龍》這樣有體系的全面論著不多,大都是比較分散而帶有語錄性的論述,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古代整個文藝理論遺產沒有體系和特點。系統地深入地進行這種橫的研究,可以使我們對我國古代文藝理論的整體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可見作者立說,是希冀為中國文藝創作論,在已有的縱向歷史觀上,作「橫向」的探討與整理。觀其綱目,乃循《文心雕龍》卷六至卷九之創作論,進而比較、論述他說之異同與演變,自「藝術構思」、「形象」、 「創作方法」、「表現方式」乃至「風格」,作了具體而清晰的闡發說明。



(二)讀後心得



對於一個從未研讀過《文心雕龍》的人,該如何從類似的「創作論」的論著中找到通達全文的思路?又,對於一個從未接觸過文學批評的人,該以「全盤接受」還是「處處存疑」的心態來面對《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這些令人忖度良久的問題,曾經干擾閱讀,但也慢慢的,越顯不重要。因為,進入一本書的道路,並非只有一條,過程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



藝術創作也隱含了相同的道理,也許在中國,我們可以說劉勰成就了一家之言,他為文學理論建立了完整的體系,但並不意味著中國文學理論的全貌就是那樣。我們還可以質疑,為什麼中國歷代評論家極少自覺的提出理論,卻懂得在自己的作品中應用理論?難道中國沒有稱職的批評家?其實,創作的目的是要達到藝術的高度,不是為批評而創作,批評是創作之後的產物,不應該框限創作的自由。從此點來看,中西的藝術創作,不也是殊途同歸?



中國古代的創作理論,在我看來相當細膩,不似西方思維可以概括為演繹或歸納那麼簡單。就如藝術構思,從過程而言,虛靜、神思、感興、物化看似截然可分,卻又曖昧不明,幾無人能明確為其創作投入的程度畫清範圍。假使虛靜是零,物化是壹,那麼神思與感興該是多少呢?更麻煩的是,藝術構思與客觀物象之間的發酵,產生出藝術形象,此形象與物象之間,又興發種種表現方式,而後,創作過程中各方面因素有機結合,呈現出一種美的風貌,這又是藝術風格所要討論的內容。



我相信,中國藝術的美,不是用西方那一套批評理論來分析、割裂就能看得透,因此試圖從中國既有的文化資料來追索,有其必要性。創作論的探討,並不是在找出一個固定的創作模式,「文學代變」,我們也毋須為各時代、各文體比較誰優誰劣,觀照各時代創作論的同時,能夠承上啟下,在看似有法的分類中,找尋「無法」之境,才是本書所要闡述的重點。進入中國創作理論的路,不只有一條,讀完本書,我們應該接著想想,還能夠從哪裡切入呢?

--

2004/12/22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