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定完成日期:2005年12月)



壹、單篇論文寫作計畫:〈古今漢字拼音法考察及評價〉



貳、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般人的認知裡,印歐語系之「拼音文字」與漢語之「表意文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語類,但是兩者卻同時出現於日文中,為何不會產生學習、使用上的阻礙呢?今日,不少學者為了使漢語與印歐語系接軌,高喊「漢語拼音化」,筆者好奇的是,有沒有人懷疑過拼音符號與方塊漢字並存的可行性?換言之,如果漢語「長得像日語」,那該是什麼面貌?

  漢字在中國,已使用數千年,今人不宜貿然捨棄,否則文字中所承載的語意、語音訊息,將隨之消失。窺古以鑑今,自同音相訓的直音時代,經過兩字相切的反切時代,及至以音素、音位符號標音的現在,老祖先們多次將漢字的語音性凸顯出來,卻仍舊無法將漢字帶入拼音化的階段,其因何在?

  以上疑問使筆者萌生研究動機,但對象之範圍很大,須踏實而行,本篇報告將不貪圖目的之大,作為研究初步即可。明確地說,乃欲考察古今漢字拼音法之類型,以便於後續更深入之探討。



參、研究方法

一、文獻整理

二、描寫語言

三、其他



肆、暫定大綱

一、前言

二、反切之前的漢字音化

三、反切的音節化拼音

四、近代的音位/音素化拼音

五、漢字拼音化的優缺點

六、如何克服漢字拼音化的障礙

七、結語



伍、預期目標

釐析漢語史上各種不同的拼音(切音)方式,以期在已知的三個大類中再區分出若甘子類,並對各時代拼音方式的內容、發展狀況進行概觀性的瞭解與評價。



陸、參考資料(依出版日期為序)

一、專著

《20世紀漢語音韻學方法論》,耿振生著。北京:北京大學,2004.9。

《語言文字學及其應用研究》,許嘉璐著。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12。

《語言學方法論》,桂詩春、寧春岩著。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7.9。

《應用語言學》,劉涌泉、喬毅編著。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8。

《漢語拼音論文選》,文字改革出版社編。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8.11。

《文學通論》,甲凱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9。

《清末漢語拼音運動編年史》,倪海曙著。上海:上海人名出版社,1959.3。

二、單篇論文

〈漢語拼音同音詞的特點及處理〉,萬學仁、萬文藝。《現代語文》,2005.1。

〈漢字為什麼沒有拼音化?──漢字發展史探微〉,蕭甫春。《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5:2,1995.4。

〈淺談黎錦熙的《漢語拼音字母「雙拼制」(草案)》〉,黎澤渝、張文煥。《漢字文化》,1994第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