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伯夷列傳》參考翻譯

※原文請參維基文庫

譯文:

有學問的人,閱覽的書籍極為廣博,但仍然要從「六藝」中查考可信的依據。《詩經》、《尚書》雖殘缺不全,然而有關虞、夏史事的記載還是可以看到的。唐堯將要退位的時候,決定禪讓給虞舜。而虞舜以及後來的夏禹,四方諸侯都一致推薦,才讓他們試任官職,管理政事幾十年。待到他們的功績已經建立,然後才把帝位傳給他們。這表明,天下是最珍貴的寶器,帝王是最大的繼承,傳交帝位是這樣的難啊!但是,有的人卻說:堯要將帝位讓給許由,許由不肯接受,並以此為恥而逃避隱居起來。到了夏代,又有卞隨、務光兩個人不肯接受帝位,雙雙投水而死。這些,又怎麼說起呢?太史公說:我曾經登上箕山,那上面居然有許由的墓呢。孔子排列論述古代的仁人、聖人和賢能之人,像吳太伯、伯夷一類的人,記載十分詳盡。我所聽說韻許由、務光,他們的德義是極高的,而有關他們的文字經書裏記載得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說:「伯夷、叔齊,不會記住別人對他們做過的壞事,因此很少怨言。」又說,他們「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有什麼好怨恨呢?」我悲憐伯夷的心意,讀到他們留下的逸詩而感到事實是令人奇怪的。

他們的傳記裏寫道: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立叔齊為君,等到父親死後,叔齊又讓位給長兄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意願。」於是就逃開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而逃走。國人就只好立他們的另一個兄弟。正當這個時候,伯夷、叔齊聽說西伯姬昌善於敬養老人,便商量著說:「我們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們到達的時候,西伯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武王用車載著靈牌,尊西伯為文王,向東進發,討伐紂王。伯夷、叔齊拉住武王戰馬而勸阻說:「父親死了尚未安葬,就動起干戈來,能說得上是孝嗎?以臣子的身份而殺害君王,能說得上是仁嗎?」武王身邊的人想殺死他們,太公姜尚說:「這是兩位義士啊!」扶起他們,並送他們離去。武王平定殷亂以後,天下都歸順於周朝,而伯夷、叔齊以此為恥,堅持大義,不吃周朝的糧食,並隱居於首陽山,採集薇蕨來充饑。待到餓到快要死了的時候,作了一首歌,歌辭說:「登上首陽山,采薇來就餐,以殘暴取代殘暴,還不知道錯無在那裡?神農虞夏的精神忽然消失了啊,我該往那裡去呢?可歎死期將近,生命已經衰殘!」他們就這樣餓死在首陽山。

從這種情況看,伯夷、叔齊是怨呢?還是不怨呢?有人說:「上天待人的準則是沒有偏私的,它總是向著為善之人。」那麼,像伯夷、叔齊,可以叫做善人呢,還是不算善人呢?他們聚積仁德、修潔品行達到這般地步,而終致餓死!再說,在七十個弟子中間,孔子僅僅稱舉顏淵是好學的人,但顏淵永遠窮困潦倒,連糟糠都難以讓他吃飽,終於早夭而亡了。那種認為上天總是報答、恩賜善人的說法,又該怎麼解釋呢?盜蹠每天都殺害無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兇橫殘暴,聚集黨徒數千人橫行於天下,竟然活到高齡而死。這是遵行什麼道德呢?這都是些特別重大而且明白顯著的例子。如果說到近世,有些人操行不規矩,專門違犯法律,而終身享受安逸和快樂。子孫都保有豐厚的產業。那選好了道路才舉步,看准了時機才說話,從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當的事決不奮力去做,反而遭受禍殃的人,實在多得沒法盡數。我感到非常懷疑,如果說這便是天道,那這天道究竟合理呢?還是不合理呢?

孔子說過,「道德見解不同是不能共同謀劃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罷了。所以他說,「富貴如能追求到手,那麼,即使讓我執鞭的馬夫,我也願意做。如果富貴不能追求,還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歲時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落的。」整個世道都渾濁的時候,品行高潔的人才顯現出來。難道是因為他們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將富貴看得太輕嗎?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最怕的是死後名聲不被傳揚。」賈誼說:「貪婪的人為了錢財而丟命,壯烈之士為了名聲而獻身,自命不凡者為了權勢而死,普通老百姓愛惜生命只是為了求生存。」《易經•乾卦》說:「同樣明亮的東西會互相輝映,同樣種類的事物則互相應求。」「雲跟從龍而生,風伴隨虎而起,聖人出現,萬物也因之而引人注目。」伯夷、叔齊雖是賢人,得到孔子的讚揚而聲名更加昭著。顏淵雖然專心好學,也因為追隨於孔子之後而德行越發顯露。隱居於鄉野之人,取捨進退是如此有原則,這些人的名聲大多淹沒而不被稱道,實在是可悲的事情!平民百姓,想磨礪德行,建立名聲,如果不依附那些有地位名望或者賢得有能的人,哪能留名於後世呢?

2011/10/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