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寫過許多諷諭詩,其中有一首是感嘆文化式微。古琴由於落伍、被排除在流行風潮之外,所以人們不聽、不學、不彈,一個文化產物就這樣沒落消殞。這樣的事情每個朝代都有,但是時代不斷遞嬗,人總不會一直專注在同樣一件事物上,多元發展是必然的,一旦發展太快,便引起人們的懷舊心,特別是與舊事物一同經歷過歲月的人,最是放不下。白詩〈廢琴〉是這樣說的:

   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玉徽光彩滅,朱絃塵土生。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古琴在域外樂器羌笛與秦箏的面前失去風采,就像龍應台在〈菩提本非樹〉中以Hip Hop和古典、民謠對比,說年輕人已經不去了解令上一輩感動的音樂,反而指控上一輩「落伍」了。白居易看到外來的文化大舉入侵,雖不似顏之推那般頑強反抗,心裡的落寞還是隱隱刺著,彷彿這種失去是無解的命運。

現代人重視學鋼琴勝於學國樂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台灣人對英語的重視度也大於學母語,為什麼?簡單講不過反映了時代潮流,什麼東西強勢,就有鑽入人們腦袋的力量。

但反過來想,當我們不要只看到失去的部分,得到的東西其實並不少,當社會內部的元素快速更替,社會的活力也就旺盛。或許失去的傳統再也無法在年輕人心中建立出與老一輩的認知同等的價值,但是大量吸收外來文化的社會,有可能因此而在世界立足,因為我們能吸納,就能與世界溝通。

舊傳統很好,新文化也沒什麼好抗拒的,琴能不廢,而與羌笛秦箏輝映,想是最好的結果,但是這樣的平衡,即便是現代,也非易事吧。

(秋田傳統七夕活動:竿燈祭)
秋田竿燈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