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1.聲韻、語言學 (4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語言學概論期中作業:10個「固有詞」



※自古即產生,沿用至現代語言中的一些詞語,具有一定穩固性,但不具備普遍性與能產性,屬於一般詞彙。



一、飄渺:如「山在虛無飄渺間」(白居易〈長恨歌〉)

二、玲瓏:段玉裁《說文》注云:「甘泉賦:『和氏瓏玲,大元亡彼』,瓏玲皆謂玉聲。《法言》、《廣雅》作玲瓏。」

三、嬋娟:如「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李商隱〈霜月〉)

四、故鄉:如「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王維〈雜詩〉)

五、秋千:最初叫做千秋,春秋時期北方山戎所創,據說是齊桓公把秋千帶入中原。漢武帝時,因千秋在漢語包含有人雖死去但永垂不朽的意思,為了避諱,把千秋改為秋千。

六、沙場:如「醉臥沙場君莫笑」(王翰〈涼州詞〉)

七、至尊:如「履至尊而制六合」(賈誼〈過秦論〉)

八、酒家:如「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九、薄倖:如「贏得青樓薄倖名」(杜牧〈遣懷〉)

十、落魄:如「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司馬遷〈史記.酈食其列傳〉)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03/28,作業挺有趣,故收錄)

--

查找「多義詞」(例詞:若)



※讀為若(ㄖㄨㄛˋ)



01 順、順從/《書.說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

02 善、和善/《左傳》:「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罔兩,莫能逢之。」

03 選擇/《國語.晉語》:「吾誰使先若二公子而立之。」

04 如、像/若即若離、彷若。

05 及得上、比得上/不若己之能為。

06 至、到/《國語.晉語》:「病未若死,祇以解志。」

07 等同、一致/《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08 你(的)、你們(的)/若曹、若輩。

09 他(的)、他們(的)/(清)劉大櫆〈胡母謝太孺人傳〉:「若方在童稚時。」

10 如此、這樣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11 這、這個/《論語.憲問》:「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2 哪/若個?

13 怎麼、怎樣/若何?

14 好像、似乎/若無其事。

15 乃、就/《國語.周語上》:「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16 假如、如果/假若、若或、若苟、若其、若果、若非、若然。

17 形容詞詞尾助詞/《詩.衛風.氓》:「出涕沱若,戚嗟若。」

18 語氣助詞/《書.文侯之命》:「汝多修扞我于艱,若汝予嘉。」

19 海神名/北海若。

20 香草名/杜若、若英、若蓀。

21 靈木/若木。

22 姓/單姓:若章;複姓:若口引氏。

23 水名/若水。

24 酒名/若下(酒)。

25 鬼怪名/若敖(鬼)。

26 傳說中人類之祖/若菌。

27 元代方言:猶不然/「若不沙」。

28 匈奴語:孝/「若鞮」。

29 至於/「若乃」、「若夫」。

30 多少,用於指不定量/「若干」、「若而」、「若如」。

31 或者/「若者」。

32 此時,現在/「若時」。



※讀為若(ㄖㄜˇ)



01 佛家語/般若。

02 複姓/若干(鮮卑姓),如北周有若干惠。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讀過)

(我的媽呀,幾乎都沒讀過耶……)

--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

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5

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林焘、王理嘉(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理嘉(1991)《音系学基础》北京 语文出版社

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符淮青(1996)《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 语文出版社

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1994)《陆俭明自选集》郑州 河南教育出版社

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 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 语文出版社

陆俭明 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 语文出版社

沈阳 郑定欧(1995,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阳 何元建 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

袁毓林(1998)《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 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

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伯江 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 语文出版社

徐杰 (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 语文出版社

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转自http://chinese.pku.edu.cn/bbs/thread.php?tid=28245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3/2)



潘文國先生提出字本位、漢語兼具音類音值特性等論點,提供音韻學界一個新視角,漢語語音研究必須藉助漢字本身特點,且是有別於西方拼音文字的特點,才能從中得出真正屬於漢語的語音、語法、語用等等語言系統。這個觀點,符合我上學期末語音報告的撰寫動機,可惜的是,我初入此道,撰寫報告過程中即知曉自己能力甚弱,不足以將問題點精闢的指出來,但是也不能說我根本沒有所謂的「問題意識」,如果關於漢字本位的觀點並不是一個問題意識的話,老師又為何如此推崇潘文國先生的文章?矛盾的是,老師竟然沒看出我和潘文國思考點上有相同之處,說真的讓人感到氣餒。



最近幾年,學者漸漸感覺到,討論漢語聲音系統之前,不能不瞭解漢語以及漢字本身的特性,這不僅是個挑戰,也是個新路徑,因為聲韻學者必須回過頭鑽研文字學,因此困難度加高,成為挑戰;但是一旦克服這個文字學難關,必定能走進語音學另一個桃花源,因此是個新路徑。



漢語語音,不是以「音值」作為溝通的基本單位,而是以隱藏在音節中的「音類」來作為拼合應用的工具,自古以來,漢人便知道拆解音類,為音類設立對照表,韻書韻圖就是因此產生,再如,古人在作詩押韻的時候,並不重視「音值」,因而不會將主要元音、韻尾拆開討論,而是將發音相近的合在一起成為一類,這就是「音類」,中國文字並不像英文、拉丁文可以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分開來重新組合,硬要討論最深最細的音值層次,如高本漢、董同龢等人的擬音,真的能夠對漢語語音一覽無遺嗎?



我總認為不是。



假設有一天我們討論聚餐地點,本來應該考量與會者的飲食偏好、交通方便、價位時段,到最後竟然討論起食物應該要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維生素ABCDE不應偏廢,而且還要供應免費飲水,因為人體必須補充適當水分,你不覺得這樣非常奇怪嗎?對我來說,以擬測音值為主的音韻觀點,就有一點奇怪,而我一直思考,到底怎麼辦才能解決內心那個隱然存在、揮之不去的奇怪感覺,辦法一定有,只是想不到。



我看到了問題,知道它可能是個活水,卻不知如何開鑿,於是無法暢飲開闢學問的樂趣,只好悶著頭繼續找工具、找方法。潘文國先生既然有了好的開頭,作了指引人,我只能緊緊跟隨,慎防迷途,如此罷了。愛迪生中學畢業,他的發明是無數次失敗所成就的,我沒有牛頓的頭腦,至少希望有愛迪生屢敗屢戰的精神。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哈啦與抓虱的語言

Grooming, Gossip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作者: Robin Dunbar/著 ,譯者: 洪莉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2 年 11 月 01 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07750



●詞的學問-發現語言的科學

作者: George Miller/著 ,譯者: 洪蘭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2 年 04 月 25 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96777



●語言遊戲

Word Play : what happens when people talk

作者: Peter Farb/著 ,譯者: 龔淑芳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1994 年 08 月 16 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72894



●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

The Language Instinct-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

作者: Steven Pinker ,譯者: 洪蘭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1998 年 05 月 01 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89436



●語言的死亡

Language Death

作者: 大衛.克里斯托/著 ,譯者: 宋偉航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01 年 03 月 08 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46864



●你誤解了我的意思:正確解讀不同的談話風格

That’s Not What I Meant !

作者: 黛柏拉.泰南/著 ,譯者: 黃嘉琳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1994 年 01 月 20 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39249



●男女親密對話 : 兩性如何進行成熟的語言溝通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作者: Deborah Tannen/著 ,譯者: 吳幸宜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1994 年 02 月 01 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54079



★文字學推薦書目



●破解古埃及

The Keys of Egypt: The Race to Read Hieroglyphs

作者: 萊斯利,羅伊‧亞京斯/著 ,譯者: 黃中憲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02 年 08 月 03 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99036



●文字與書寫──思想的符號

作者: Georges Jean,譯者: "曹錦清,馬振騁"

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1994 年 05 月 31 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71229



●改變西方世界的26個字母

Alpha Beta: How our alphabet shaped the western world

作者: 約翰‧曼/著 ,譯者: 江正文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02 年 06 月 25 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96239



●文字的歷史

Geschichte der Schrift

作者: 海拉‧哈爾門/著 ,譯者: 方奕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05 年 04 月 11 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88850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你的問題:





1、章照有別,只因派別不同。董同龢37聲類中的「章昌船書禪」即黃侃41聲類之「照穿神審禪」,考臺大者須以董說為準。(參《漢語音韻學》頁147)



2、在《漢語音韻學》頁211~212表格中,最左欄「牙」音下注「曉匣移此」,我受該表影響故誤寫成「見系」。再往表格右方看,曉、匣二字皆有演變成國語ㄒ的可能,所以忽有可能在中古是曉或匣,妳的問題上只寫了「曉」,應當也是受到師大派的影響。





1、先推中古,再推上古,是比較有系統的方法。當然也可以把諧聲偏旁全背起來,但是中古音可以推上古亦可探近代,一舉兩得。總之,我都以中古出發解決問題。





1、(師大派的老師不是都會要學生背反切上字表!!)參林尹《中國聲韻學通論》頁239。



2、上古韻的偏旁只是後人整理出來的系統,並不是古人自己說的,因為上古沒有韻書,所以只能就文字本身去推理。但是中古有韻書,韻書的編纂證明了上古到中古產生了不少語音變化,因此不能靠偏旁,例如同一個偏旁在上古本來同音,到了中古卻分化出「清、濁」如「伯(幫)、白(並)」,當妳看到中古的「百」字時,妳覺得應該是幫母還是並母呢?這時候偏旁就失去判斷力了,唯一的方法就是背反切上字,不然就用方言念念看猜猜看囉。阿我舉的是聲母的例子,妳問的是韻母,其實中古的道理都一樣,但是,就算是學者也頂多背反切上字表(聲母例字),不會背反切下字表(韻母例字),所以第三題的題目中,並沒有判斷韻母的問題,妳有發現嗎,題目給的三個被切字都已註明「模、屋、虞」等中古韻目,根本就不用判斷啊!這樣妳了了嗎?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一、課程心得

  一學年的聲韻學即將告一段落,自問,我學到那些東西?失去那些東西?

  

  課堂上,我學到的聲韻學,是規規矩矩、穩當而適中的。事實上,老師的紙本、口述內容,都不及老師所期待的那樣多元、精彩,老師理想中融合新觀念、跨領域的聲韻學,還停留在未徹底實踐階段,不過已經有了開頭,這是必須肯定的部分。問題不是出在老師努力不足,而是在個性過於溫和保守,相較於某些聲韻學者的「敢言」,老師所有課堂上所提到的,都於書本上可見,於是少了「出乎意料」的趣味。再者,當學弟妹聲稱太難、太多、太深,或者與老師有了無關於聲韻的對談時,老師總是退讓而修改自己預計的進度,因此我們能學的東西就少了,而且是在「意料」中地減少著。我學到了聲韻當中,各中文系都會學的部份,也學到中文系學生對待聲韻的普遍「傳統」,「因為老師人很好,所以盡量賴」這句話,我曾經從碩班同學口中聽到,也用一年時間體驗。(其實有時候我也是抱著苟且的心態去上課的啦)



  無論如何,最珍貴的是,老師引領我們進門,沒有破壞我們對聲韻學的喜愛,如果真有同學從此怕了這門科目,問題應當出於他們自己,若非他們用力不夠,就是天性無法相應。維持對同一事物的喜愛是很難的,尤其對我而言,因此這一年來,我不敢說自己夠用功、讀了多少書,但我努力維持一種「感覺」,既不敢鑽得太深,又不至流於忽略。目前為止,試著不讓興趣之火熄減的過程,使我學到最多。有人說,不是愛到無法自拔才是愛嗎?但是,周敦頤曾說,他對最愛的蓮花是執「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態度,誰說他不愛蓮呢?我對聲韻學的感覺就類似如此。



  再者,也要感謝老師鼓勵同學們參加演講、演討會,在老師身上,看不出派系之爭,只有對學術的熱情。所有在聲韻學領域中付出心血的,都值得一探,這是我從老師身上嗅到的味道。於是,我也從幾次聽大師、各方學者的演講場合中,學到不少觀念,只是都還零散,呈現片段、拼圖般的樣貌,少了拼揍的方法。



  到此,我個人的問題顯現出來,我喜歡在前人的成就中蒐集材料,卻不想襲用前人的方法,除非到最後,真的無法想到解決之道,才會採用舊有的方式。這也是為何,我取得老師二本論文,至今未加以閱讀,以及為何至今無法決定研究方向之因。我想,在學習聲韻的過程中,我失去最多的,是時間,是腦細胞,但絕不會是樂趣。



  甚至,我將家中的狗取名陸法言,希望每天叫這個名字,會有特別的靈感。的確是想太多了,況且,不只各方意見群起反對,連狗都不理采我,後來將就改呼牠陸陸(嚕嚕),只盼有未來有機會再養「法法」和「言言」囉。



  無論如何,這一年的聲韻學是值得而有趣的,老師和學生們,都應自豪。



二、問題

1.中州話既是宋以前的官話基礎,宋政權南渡後,中州地區受轄於金(1115~1234),雖金源一國之漢人仍說漢語、讀漢文獻,是否中州地區之官話受到女真語沾染,進而才有元代官話的形成呢?若是,女真語影響中州官話的程度如何?



2.金人曾編纂韻書、韻圖,但在近代音韻的討論上,似乎對金代韻學的著墨較為欠缺,其因為何?(雖說金代韻書、韻圖皆承北宋之體,但考金代科舉,有部份科目是特別為女真人設立的,除去政治因素不看,是否在這背景之下,也曾有特為女真人編定的制韻參考書?)



3.《漢語音韻學》頁63,董氏討論[-]時,有如下推論:「如果下面的『莊、牕、雙』等字是[-],這些字非假定為[-]不可。如果『莊』等是[-],它們就可能是[-]。不過從歷史的觀點說,還是假定有介音[i]好些。」那麼,上述之歧異,以及所謂的歴史觀點,都與「三等」有關嗎?如果是,為何董同龢不明說?是否還有其他考量因素?



4.為何到了近代音的時代,中國人仍未想到去設計聲調的符號呢?



5.在今年聲韻學研討會中,似乎蕭宇超先生指導下的研究生,對中西語言理論兼有涉躐,他們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是王老師理想中的情形嗎?若以王老師理想為指導方針,他們論文中的優缺點為何?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聲韻學時,本欲與周公開起討論會,可我一問他懂不懂血型,他一句話「你去問扁鵲啦」說完,就不理我了,我仿佛被將了一軍,頓時清醒許多。



古時候,中國並沒有音標,所以不像我們可以很明確地用ㄅ和ㄣ以及第四聲,拼出「笨」的音,如果用「ㄅ」 、「ㄣˋ」連讀來罵古人,他們疑惑的臉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就真的像個笨蛋一樣。



但是,中國人並非笨,之所以沒有音標的發明,是由於不需要。中國文字是方塊字,不同於拼音系統,在拼讀的需求上很不明顯。箇中原因很多,重要的是,什麼時候才開始有「需求」呢?答案是:佛教傳入之後。



異國語言的輸入,產生拼音、改讀的需求,不然就讀不通佛經,中國人於是發展出獨特拼音法,不是用「音標」,而是用兩個「字」的「字音」來剪裁出另一個字的字音,叫作「反切」(我認為應讀作「翻竊」),如同「榜,北朗切」。青少年常把「這樣」讀成「醬」,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看似複雜的拼音方法,卻是歷史上使用最久的拼音法。



記載「反切」的書,稱作「韻書」,簡單講是古人的字辭典,雖然他們只讀中文,不用讀其他科目,惰性還是有的,遇到一個不會唸的字,與其查字典,不如將就給他唸過去,反正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差不多嘛。再說,古人作詩押韻,總得字斟句酌,帶一本厚厚的字典那裡還有飲酒賞月的雅致,基於種種指向「方便」和「懶惰」的原因,並參考印度人的字母表後,研發出韻書的「簡編圖表本」,也就是「韻圖」。



韻圖百百種,和坊間書局架上的字辭典琳瑯滿目的道理差不多。其中有一本《經史正音切韻指南》(簡稱《指南》),是元朝人編的,裡頭圖表邊上,常標記著「通」、「廣」、「侷」、「狹」其中之一,我就是在讀到這四字的意義時,眼皮不小心掉了下來。



通、廣=表格中第三橫列的字太多,借放在第四橫列。

侷、狹=無上述情形。

通、侷=第四橫列本來已經有字了。

廣、狹=第四橫列本來沒有字。



後來我靈機一動,把上述想成了血液四型,AB、A、B、O。



假設第三橫列的字是A,第四橫列的字是B,那麼在第四橫列中,「通」會造成「A、B並存」,「廣」只有「A」,「侷」只有「B」,「狹」則「空空如也」,如果表格中空無字的情況叫做O,「通、廣、侷、狹」就類似「AB、A、B、O」了,總之,韻圖是拼音內容的配對,血型是血中抗原的組合,道理不遠,湊合在一起還挺有趣。至於我是怎麼推出來的,有人問我再回答,不然全打字出來,篇幅也是不小(其實是懶)。這一個小小的比對,讓《指南》的條例變得簡單好記。



讀中文古書,也可以帶點說笑,也可以帶點科學,只要有趣,只要能促使進步,有什麼不可以呢?中國文化不僅是老傳統的舊產物,既是當下,也可以是未來,如果在一些胡思亂想之下,能夠有所啟發,也許有一天能夠開創出新人耳目的境界來。至少,我希望是這樣。



2005/4/14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生成音系學理論及其應用》,許德寶等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6。



1.語言研究可以以符號為對象,也可以以語法為對象。P3

2.結構語言學(structural linquistics):索緒爾(Saussure),美國Bloomfield。

生成語言學(generative linquistics):美國.喬姆斯基(Chomsky)

結構是唯物主義的、經驗的/生成是唯心主義的、理念的

3.Chomsky(1986) 把語言分成兩類:

(1)外部語言(external language)=structural linquistics

(2)內部語言(internal language):「直覺」才能觀察到的。

4.語言的共同規律:共同語法生物特性天生的generative linquistics的理論假設。

5.共同語法在英語、法語、漢語、德語……等語法之上。

6.語音假象,實是音系之真相。E.g. 「老馬識途」與「勞馬識途」有相同語音表達形式,卻不致於使人誤判。

7.配音律(phonotactics):語音制約的一種。

8.「表達」和「規則」在音系結構中占主導地位。

9.最小對比詞是尋找音位的最有效手段。P17

10.早期結構語言學家認為,音系表達式是由音位組成的,而語音表達式則由音素組成。

11.音素是音位在特定語境裡的具體表現。

12.同位音(pllophone)即「音位變體」。



(to be continued)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開揚:〈從術語學論「韻」和「韻部」的定義〉,《語言文字學》,2004第10期,頁35-42。



中國古代沒有「科學學」和「術語學」,甚至也沒有「形式邏輯學」,因而術語混亂是普遍缺陷。例如文字學把「造字法」和「用字法」混為六書。比較起來,傳統的漢語音韻學術語就更為混沌,這是音韻學成為「絕學」之一因。現在,雖然許多基本術語都得以正名,但是「韻」和「韻部」的內涵仍有「同名異實」現象。



王開揚於文中羅列沈祥源、揚子儀《實用漢語音韻學》、李新魁《漢語音韻學》、王力《漢語語音史》……之說法,並加以解析,論述在這些學者的解釋中,有不少支唔其辭、語焉不詳,其實簡單可解的概念。術語詮釋的失當,造成著者與讀者溝通上的鴻溝。



對於造成「韻」和「韻部」混亂的原因,從歷史分析可看出:

一、從一開始就是以「部」作為單位、作為概念的。

二、平上去入四個聲調,是六朝時沈約、周顒等人發現的,隋唐編韻書時已有這「科研成果」可供利用,而上古音則沒有這項資源。



在許多資料整合之下,王開揚為以下術語下了注解。

一、韻類:韻頭+韻腹+韻尾+聲調,韻類是「韻」系列中最小的單位。

二、韻:韻腹+韻尾+聲調。

三、韻部:韻腹+韻尾。

四、韻基:王氏認為無須建立此單位,因為(一)我們應盡可能用現成的術語解決問題,能不創造新術語就不創造。(二)耿振生沒有考慮到利用韻尾性質的「區別性特徵」原則。(三)現代漢語的某些方言,入聲調分別分化為二到四個,這和舒聲韻部配上平上去轉化為「韻」的道理是一致的。(四)「韻基」是備取性質的,在「韻類」、「韻」、「韻部」、「韻組」、「韻攝」的單位序列中不能佔有一個位置。

五、韻組:韻腹相同+韻尾同部位。

六、韻系:王氏認為應以「韻組」來代替「韻系」之說法。

七、韻攝:韻腹相近+韻尾相同。



王開揚在論考「韻」與「韻部」的術語定義變遷時,順便為讀者清楚界定了韻的相關術語,給予聲韻學入門者極大的方便。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于忻:〈常見韻書切語檢索系統之設計與實作〉,《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1,2004,頁85-98。



傳統中國文學中有許多需要檢索、比對的工作,由於古籍浩如煙海,篇章汗牛充棟,傳統做法均以人工進行,不僅費時,亦復容易出錯。運用電腦的快速準確的優點,進行檢索,為目前從事人文科學研究之重要課題。本文以常見之韻書為素材,以資進行韻部、反切之憸索,在選書之時,以《集韻》、《廣韻》、《詞林正韻》、《中原音韻》為主。作者並於文中說明所據版本。



目前之電腦檢索系統,粗分兩種檢索方式,一為依字檢索,一為依編目檢索。依字檢索指的是,在檢索欄位中,鍵入所需要尋找之關鍵字,即可找到相關的資料,是目前運用最廣,也最多人所採用的方式。如「瀚典全文撿索系統」。此方式可依使用者不同的需求而作調整,其優點是快速精確,檔案小,流通方便;缺點是僅得文字,無法看見古書原貌,因此目錄學、校讎學中對於刻書之講究無法窺見。



依編目檢索,基本上與目錄學、校讎學的方式相近,只是從古本的翻閱轉為電腦螢幕上的閱讀。保存古籍的方式是以掃瞄器掃描古本,或以數位相機攝影古本,將古籍資料以此傳入電腦,再設立電子目錄,以供查閱,如國圖之「古籍整理研究室」即是此例。優點是資料完整,可看古本全貌,缺點是費時甚久,上手不易,且檔案大,不易流通。



而作者建構之「常見韻書切語檢索系統」,是以類似辭典之檢索方式以利查詢。此系統優點為,可同時檢索四本韻書,並列表比對,速度快。其侷限則在於僅能提供文字資料,無法呈現版本狀況。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登正宏:〈2001~2002年日本的「中國音韻學研究」述評〉,《文與哲》,第4期,2004.6。



本文評述2001年到2002年間日本所出版有關中國音韻學之著作,評述對象為西本和外籍學者的專著及學術論文。先分為「專著」和「論文」兩個部分,「論文」再分為(1)研究動向及論著目錄、(2)版本研究、(3)上古音研究、(4)中古音研究、(5)近代音研究及(6)現代音研究來進行評論。所錄著作如下:



專著:

遠藤光曉《中國音韻學論集》、高田時雄編《明清時代之音韻學》、坂井健一編《宋本廣韻全譯第四分冊(蟹攝)》、丁鋒《《同文備考》音系》、佐籐昭《中國語語音史》、及《慶谷壽信教授記念中國語學論集》等。



論文:

(1)研究動向及論著目錄

張滑毅〈一九七八~二○○一年上半年近代漢語語音研究論著目錄〉

古屋昭弘〈近二○年來中國語音韻史海外研究動向〉

徐時儀〈重紐三、四等的區別管窺〉

平田真一郎〈有關中古四聲之資料及研究論文〉



(2)版本研究

住吉朋彥〈《韻府群玉》版本考〉(一)(二)

高橋由利子〈論日本刻本《說文解字五音韻府》所依據之版本〉

花登正宏〈論《古今韻會舉要小補》之出版〉

福木滋久〈論《阮本十三經注疏》中之爾雅音〉

水谷誠〈論《集韻》中《經典釋文》之兩層利用方法〉

水谷誠〈《大宋重修廣韻》及《大廣益會太篇》〉



(3)上古音研究

富平美波〈關於《項氏家說》中之項安世古韻研究〉

臼田真佐子〈論江阮《說文解字音均表》和諧聲符〉

臼田真佐子〈論江阮《說文解字音均表》第四部最後部分的諧聲符〉

鍾敬華〈論章太炎「上古韻部平上及去入截然兩分」說及「上古聲紐二十一類」說〉

立石廣男〈論郭璞之音注Ⅲ〉

向嶋成美〈鮑照詩文用韻考〉



(4)中古音研究

渡邊小百合〈論金澤文庫本白氏文集中寫入之反切注〉

遠藤光曉〈敦煌《毛詩音》S.10V寫卷考辨〉

望月真澄〈《龍龕手鏡》之音韻背景〉

工藤早惠〈《說文解字篆韻譜》補〉





(5)近代音研究及

尾崎雄二郎〈「雅音交字屬半齒」之讀法及三種門法〉

緒方哲也〈《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及《洪武正韻》之小韻分割關係研究〉

玄幸子〈論《洪武正韻譯訓》二等開口牙喉音所見顎化現象〉

丁鋒〈《六書精蘊》字音反映的明代吳語音韻〉

高田時雄〈《西儒耳目資》以前〉

更科慎一〈《回回館譯語》音譯漢字之聲調體系〉

木津佑子〈由《新刻官話彙解釋義音註》至《新刻官話彙解便覽》〉

金文京〈張象津《等韻簡明指掌圖》譯注〉

平田昌司〈受制度化之清代官話〉

岡島昭浩〈江戶期韻學中《音韻中月燈》之位置〉



(6)現代音研究

劉勳寧〈「樸」字的音〉

岩田禮〈中國語之聲調與accent〉

張燕.柳田益造〈中國語連續音聲中之聲調pattern變形現象與其規則性〉

戚曉杰〈關於輕聲音節「兒」〉

楊立明〈中國語「文重音」之語音特徵〉



其他:

李敦柱著.藤井茂利譯〈漢字音韻學之理解〉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馮蒸:〈高本漢、董同龢、王力、李方桂擬測漢語中古和上古元音系統方法管窺:元音類型說──歷史語言學札記之一〉,《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4第5期=160,頁73-82。



音韻學界通常認為高本漢以來,對漢語古音的構擬方法是把產生於印歐語的歷史比較法成功運用到漢語歷史音韻研究。但是本文在確認了運用歷史比較法構擬古音的標準模式之後,指出高本漢等幾位先生對漢語古音元音系統的擬測,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比較法,可以叫做投影法,或類型構擬法。本文繼而探討幾位學者擬測古漢語元音系統方法的步驟與結論。



從方法論的角度,考察高本漢及其後繼者是如何把產生於印歐語的歷史比較法運用到古漢語的元音構擬中,目前仍付之闕如。總而言之目前的出版品中,對高本漢以來諸位音韻學家構擬中古元音的成功方法,缺乏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所以這些論述,都不能解決漢語歷史音韻構擬的實際。歷史比較法的標準模式為何?李方桂先生在晚年曾對歷史比較法做了最為簡潔、明確的敘述。



下面,馮蒸依序討論了「高本漢對中古《切韻》音系元音系統的構擬方法:主元音4型說附論跨型元音」、「董同龢對上古元音系統的擬側:主元音6型說」、「王力對上古元音系統的擬測:主元音6型說」,及「李方桂對上古元音系統的擬測:主元音4型說」,內容可謂詳盡。



最後,論及「元音類型與等位的關係」,不管是中古音還是上古音之擬測,都要考慮到元音類型的問題。而元音類型的確定基本上是根據後代讀音的投影,即考察某類韻攝或韻部在後代多數方言讀音的反映,以確定其所屬的元音類型,這是確定元音類型的主要途徑。但這些元音類型與中古的等位之間有何關係?也是構擬元音類型時,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確定各型元音,因為各種元音類型性質不同,一定要受到等位的限制,探索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很具意義,且是確定元音類型的第二個途徑。



馮蒸認為,高本漢構擬漢語中古元音系統之方,並非歷史比較法,這一點在引李方桂先生對高氏之評論時,亦可佐證。簡言之,高氏不過是在漢語古音本身材料所揭示的音類框架上,把音類名稱換上國際音標而已,故而與歷史比較法的標準模式不符。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王為民、楊亦鳴:〈《音韻逢源》氐畢胃三母的性質〉,《語言文字學》,2004第11期,頁84-92。



本文從滿漢對譯的角度來考察《音韻逢源》「氐、胃、畢」三母的性質及其關系,從而證明《音韻逢源》設立「氐、胃、畢」三母是為了解決滿漢翻譯中的困難而實施的一項人為舉措。



《音韻逢源》,裕恩撰,成於1840年,是一本同音字譜式的韻圖。該書反映清代後期北京音系的基本面貌,是研究北京語音史的重要材料之一。其最大特點是每一個音類都有滿文標音,這為《音韻逢源》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



據《音韻逢源目錄》所示,《音韻逢源》有聲母21個,裕恩用廿八宿中的廿一宿來代表這廿一個聲母,聲母都有滿文標音。本論作者並製表指出,氐、胃、畢表三個特殊聲母,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皆為零聲母。



本文著重「氐、胃、畢」三母的中古音來源,理出源頭,有利解決許多問題。作者於此整理出橫跨四頁之表格,統計得知,除了戌部之外,氐母基本上來自中古「疑母」,胃母基本上來自中古「影母」、「云母」和「余母」。畢母的列字都是來源於中古「微母」。從《音韻逢源》的表現,中古疑母、微母在此書音系中還是兩個獨立的聲母。



以下再對三母性質作一分析,表明從漢語單一角度考察《音韻逢源》的內部音系結構只能說明「氐、畢、胃」是三個獨立聲母。此外,由於實際上「畢母」已經和「影母」合流,為了區別這兩個聲母,裕恩採用滿語音系的特點,直接將「畢母」翻譯成[v]。如此,不但三母可區隔開來,也凸顯出本書的價值。再者,《音韻逢源》的聲母系統是完全合乎北京話語音系統的,故而有的學者說,清代中期以後的音系應以裕恩的《音韻逢源》為代表。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鄧文彬:〈中國古代字母之學的興起與唐宋時期的字母之學〉,《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5:10,2004.10,頁304-305。



本文主要介紹中國古代字母之學的興起與發展情況,重點評述唐宋時期字母之學的研究成果,分析和討論它們在中國古代語言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隋唐之前,還沒有「字母」這個名稱,但人們早已懂得雙聲和反切的道理。字母之學正式產生是在唐代,但唐以前即已萌芽。現存元刊本《玉篇》卷首的〈切字要法〉,反映的正是萌芽階段的情況。唐代正式產生了兩個字母系統,皆發現於敦煌,一是唐人《歸三十字母例》,另一則是唐守溫韻學殘卷中三十字母,簡稱「守溫三十字母」。到了宋代,字母之學有了新發展,在唐朝字母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非」、「敷」、「奉」、「微」、「牀」、「娘」六個字母,於是形成「三十六字母」,影響後世甚鉅。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國華:〈《切韻正音經緯圖》語音演變分析〉,《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1:2,2004.3,頁123-125。



《切韻正音經緯圖》是清康熙年間昆明僧人宗常所編撰的韻圖,現存於《雲南叢書》。本書反映宗常對「隨方語異,音韻差殊」的不滿,而追求中韻的理想。所謂中韻,實際是指流傳於中原一帶的語音,宗常編撰此圖,顯然是為了便於大家學習中韻,但他這個韻圖並不是簡單地表現中韻的聲韻調,還保留不少古代語音的框架,他將二者對應編成此圖,為今人探討注音演變提供了線索。



首先來看韻母的演變,《切韻正音經緯圖》共列十三圖,每圖列四韻,共五十二韻,實際只有三十六個韻母,另十六為附韻。附韻韻母與三十六韻母同,造成這種現象之因是宗常在製圖時將二○六韻全部展開,然後用中韻一讀,實際只有三十六個韻母。古音二○六韻有許多需要合併,但宗常並不把它們合併起來,而是將古韻一一與中韻對照,選定一個韻作為韻母的代表韻。這部分,李國華有充分說明。



次論聲母的演變,最突出的是知、照兩組合流,疑喻合一,泥孃合一。重母互音說:「知、照、非、敷遞互通,泥、孃、穿、徹用時同,澄、林、疑、喻相連屬,六母交參一處窮。」對於知照合流,除了此處說明外,圖中並不將二者合於一處,而是採用分而列之辦法,把知組置於圖末,遵照宋元等韻學精照共居一欄的方法處理。這樣,知組字的出現僅僅是保留其反切,以解「切字形聲無憑」之難,精照不分列,另一個原因乃是南音的影響。



遺憾的是,此韻圖不是純粹的口語語音實錄,既有古音,又有今音,且古音多於今音,如聲母全濁不清化,聲調平不分陰陽,濁上不變去等,就不可能提供更多語音演變的材料。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雪竹:〈簡評顧炎武關於上古聲調的認識〉,《內蒙古大學學報》,36:2,2004.3。



顧炎武是科學古音學的奠基人,他對聲調的認識是通過《詩經》等上古詩歌、韻文的研究而得。他認為上古漢語中已有了平、上、去 入四聲,而且每一個漢字都有固定聲調。他同時也看到上古詩文押韻中的「不規律」現象,於是顧氏為解釋上古的詩文用韻中的「四聲通用」現象,提出「四聲一貫」理論:認為一首古詩中,本應同調相押,如果可以四聲並用,那麼是因為一些字的聲調發生變化。而且這種轉變是隨意的,只「在歌者之抑揚高下而已」。



顧炎武並不真正承認一個字有多個聲調,因此,「四聲一貫」只是顧炎武面對先秦詩歌韻文中他無法解釋的「異調相押」所提出的應急之方。對上古韻部的認識錯誤造成了他對聲調的認識不當,主要原因有四:



1、韻部分得不細緻,而且入聲韻沒有從陰聲韻中獨立出來。

2、對《詩經》的韻例不太清楚,把合韻、換韻都看作同韻。也有搞錯韻腳,把有韻看作無韻,或把無韻看作是有韻。

3、對韻腳字的上古韻部的歸屬有錯誤。

4、不承認《詩經》中的確存在異調押韻,而全部用四聲一貫來解釋。



上述原因,作者舉了不少《詩經》中之實例以證,除此之外,作者認為還和顧炎武對聲調的性質的認識有關,顧氏強調平、上、去、入的主要區別仍在音的長短,而輕重只是個別特徵。但我們知道一種語言中的四種聲調不可能只用音長就可以明確區別開來,因為這不符合語言的普遍規律。



況且,入聲的特徵不只是音長上的短促,而且發音上由於塞音韻尾的存在而表現出「急收藏」的特點。顧氏也認識到入聲的這種特點,指出:「平聲最長,上去次之,入則咄然而止無餘音矣。」但由於受到四聲一貫理論的局限,使他搞混了兩者的因果關係。



顧炎武對上古聲調的認識雖有不足的地方,但正由於他開創了以上古詩歌韻文押韻為依據來研究上古聲調,並做了最初嘗試,才使後來的學者能在他的基礎上不斷取得更大的成績。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華:〈《資治通鑒釋文》音切反映的濁音清化現象〉,《古籍整理研究學刊》,3,2005.5,頁73-77。



關於「《資治通鑒釋文》三十卷作者及其書」一目,作者論,史炤,《宋史》無傳,亦不見於野史,甚至清代官修《四庫全書》亦未收其著作。幸而清代著名史學家王鳴盛曾從一書商處,購得史炤《資治通鑒釋文》三十卷秘抄本,才使之流傳下來(參見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一百)。



史炤,字子熙,字見可。炤博能文,讀司馬氏之通鑒,間有難字,必捨卷尋繹,淹移晷景;遇有疑難,求於本史,本史無據,則雜取六經諸子、釋音說文及古今訓詁之書,筋疲力盡,積十年之功而書成《釋文》三十卷,成書於南宋初年。其人經歷政權更迭,改朝換代,反映在其《釋文》的北宋末南宋初之注釋風格及音切特點,不僅在歷史研究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在注釋學乃至漢語音韻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



而《資治通鑒釋文》三十卷中,濁音清化現象是陸華所欲討論之要項。濁母清化是漢語語音史上一項重要的聲母音變,早在隋代《博雅音》中就出現少量字例全濁聲母清化的現象,但多數的全濁聲母仍未清化。作者肯定,這項音變在宋代的大部分官話方言中已經完成。《釋文》的濁母清化亦不出例外。



濁音清化是指同部位的全濁聲母消失變為清聲母。換言之,濁母清化走兩條路線:一是全濁聲母消變為同部位的全清聲母;一是全濁聲母消變為同部位的次清聲母。《釋文》的濁音清化路線除此之外,還有不同部位的全濁聲母變為清母,這是由於《釋文》中聲母「類隔」現象引起的,此外《釋文》不同部位的全濁聲母變為清音,仍有少數不可用規律性音變規律解釋,這些統統被懷疑為方言現象。以下,陸華分母舉例,並繪製表格示之讀者,以顯清化規律。



至於《資治通鑒釋文》中濁音清化之因,陸華論及方言問題。史炤祖籍在四川眉山,地理位置上大致屬於現代西南官話所轄,而歷史上四川曾經存在客家方言島。通過對《釋文》音切的全面考察,陸華發現其聲、韻、調三方面均與宋代通語音系不合之處,因此斷定這些為方言現象。因而,《釋文》中全濁聲母派入送氣清音是完全可能的,「有移民史和現代客贛方言兩方面的事實可以印證」。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傅定淼:〈「切腳」、「反腳」名義〉,《古漢語研究》,2004第1期=62,頁30-31。



作者於文中,首先整理《漢語大詞典》、《辭源》修定本、龍潜庵先生《宋元語言詞典》及《中國語言學大辭典》中對於「切腳」一詞之解釋,前三書都把「切腳」釋為「用反切上下字代替本字」,照此理解,「切腳」也就是「切口」之類的隱語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從宋代直至現代,「切腳」一向被用作注音反切的別稱,如陳振孫、韓道升、陳澧等人之說。



但作者在以上的整理中,發現一個見於唐人著作卻在各辭書中均失收的音韻術語:反腳。據作者考,「反腳」顯然就是注音反切,「注腳」、「反腳」同見於唐代,和「切腳」都是注釋性語言。「腳」的詞源雖然未明,但大體可以肯定在唐宋語言中應是注釋語之類。



總而言之,「切腳」一詞,歷史上使用過的意義應有三種:一、自然分音詞和自然合音詞的複音節形式。二、注音反切。三、切口。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儲泰松:〈《可洪音義》札記〉,《古漢語研究》,2004第2期=63,頁9-11。



可洪《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又名《可洪音義》,正文三十卷,書前有〈前序〉,書末附文四篇:〈後序〉、希悟〈贊經音序〉、〈施冊入藏疏文〉一道、〈慶冊疏文〉一道。訓釋難字則依據《開元釋教錄》所收佛典為序,起於《大般若經》,終於《比丘尼傳》,共計釋經1076部,5048卷。全書以千字文編次,始「天」終「英」,主要是解釋佛典疑難字詞,但在字裡行間又透露出不少語音史實,有助於漢語韻史研究。作者略舉四點論述:



一、小韻之名:今人談韻書之形制,一般稱韻目為大韻,每韻下的同音字組稱為小韻,但對其淵源演變,因材料所限,大都忽略不談,《可洪音義》則提供了這方面線索。



二、篇韻:魯國堯先生考訂出宋代存有之「篇韻」,一是宋本《廣韻》與宋本《玉篇》,二是《集韻》與《類篇》,已成不刊之論。至於宋葉之前之唐,是否已存在「篇韻」連文的說法?由於文獻難證,尚無人論及,《可洪音義》中卻稍稍有跡可循。



三、輕重與清濁:從《可洪音義》來看,輕重與清濁所指相同,均是指清音、濁音,只是在使用時有分工。輕重用於音譯詞,而清濁用於漢語詞。



四、聲轉:最早提出這一觀念的是揚雄《方言》,如「庸謂之倯,轉語也。」(卷三)。《傳統語言學辭典》「轉語」條云:「自揚、郭二人之後,一千三、四百年間無人提及轉語」,這並不確切,《可洪音義》就多次提及聲(音)轉,而且與意義無關,專指語音的轉化,是「韻母的對轉」。














-----

hannah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